本文作者:adminddos

宝宝取名www.jixiangqiming.vip:在线测算生辰八字www.jixiangqiming.vip-夜读|廿年食蚝小记

adminddos 2025-07-23 21:20:08 5
宝宝取名www.jixiangqiming.vip:在线测算生辰八字www.jixiangqiming.vip-夜读|廿年食蚝小记摘要: ...

第一次知道生蚝,还是在小时候的语文课本上。法国大文豪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一段重要描写:叔叔于勒,一个落魄的海员,在海船上向有钱人兜售牡蛎。那时候我还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孩子,能接触到的海鲜少之又少,并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但因为这篇文章,在心里种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有种海味叫牡蛎,可以直接生吃,而且这玩意贵,吃的时候还要搭配“优雅”的吃相。

后来,我们这代人,接触了大量的香港文化,没少看TVB的电视剧。也不知是从哪部剧集里学来的知识,我了解到东方有钱人的美食是燕翅鲍,老外大富翁爱吃鱼子酱和生蚝。而且,我竟然无师自通,知道了于勒叔叔卖的牡蛎,其实就是生蚝。

第一次吃生蚝,应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上海的街头巷尾,开始多了些日本料理。最早大多在古北,因为那一带日本侨民众多。我兜里没几个钱,很少涉足那个区域。后来逐渐外扩,甚至有了一种新的餐饮模式——放题——其实就是自助餐,现在早已满街都是。

这时候,我开始工作,兜里有了点闲钱,改善生活就从美食开始。日本料理总要去一次,单点的高级料亭不敢进,明码标价的放题成了首选。彼时徐家汇有一家叫海之幸的放题,大约一人一百六十元。这价格其实不低,为了开开眼,我咬咬牙还是去了,菜单上就有生蚝刺身。

点了一份,端在面前,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见到生蚝实物。一小坨白里泛绿,被黏液包裹着的东西,窝在一块硬壳上,初次相见,我竟有点不敢贸然动手。鼓起勇气,学着《于勒叔叔》里描写的吃蚝的样子,端起,凑上嘴,吸一口,那块肉连着汁液咕嘟一下就滑入了口腔。

要问我感受,唯鲜、脆、爽、滑四字可形容。那一刻,心中生起一种幸福感:这顿饭值了!世界如此美好,人的一生就该在不断体验新鲜的好东西中慢慢度过。

之后的十年,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开始普及,上海的城区规模越来越大,我的钱包随着不断跳槽也鼓了起来。

这时,自然已知道,海之幸放题店里的那口生蚝,一定是下等的。耳闻得世界各地都有好生蚝,什么吉拉多、熊本、布拉夫,它们形状各异,口感不尽相同。

此时,上海已经有了蚝吧,专卖世界各地的生蚝,售价不菲。我去了,开上一瓶酒,叫上一打。店家往往会将不同品种搭配在一起,好让客人都尝到。不同产地的生蚝,风味确实大相径庭。不同产地的海水混合蚝肉一起入口,各有风味,但那股子鲜甜,实是难以形容。

那时候钱好赚,没人担忧未来,我们只怕食蚝的夜晚过得太快。

又是几年,移动互联网普及,普通生鲜超市里开始有卖进口生蚝了。

蚝吧好是好,可还是太贵,总不能三天两头去。这时,市面上新崛起了波龙才卖99块的大超市。我对波龙兴趣不大,只盯准生蚝。最多的还是吉拉多,也有新西兰、美国的品种,超市经常搞活动促销,买一赠一。

赶上活动,我是无论如何要来一打的。下单,会有人把蚝开好,仔细包装。我每次都要嘱咐开蚝人,千万别把汁水给洒了,那才是精华!

最近几年,进口生蚝在超市里销声匿迹,我的事业已偃旗息鼓,钱包有点憋,这样的美食,已悄悄撤出日常食谱。市面上还有几家生蚝吧,经常大力促销,折扣不小,但我也没再去,偶尔想到,总觉得好是好,但不吃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并不太想念了。

我平日里爱和朋友老蔡抬杠。前几日,俩人为了生蚝大抬特抬了一场。他说生蚝只吃烧烤的,被我一阵嗤笑,笑他不懂美食,暴殄天物。也正是这么一阵“争吵”,又勾起我对生蚝的念想。以前,把它当成天大的好东西,只想多吃多占,现在似乎这份心思已经淡了,也不知道是自己成熟了,还是时代变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