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贺兰山下”大地艺术节,铺陈在张贤亮的荒凉之地

adminddos 2025-07-22 17:16:24 3
“贺兰山下”大地艺术节,铺陈在张贤亮的荒凉之地摘要: ...

贺兰山是中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为文化符号,在文学和艺术史上也有着多重象征,它是边塞烽烟的战场记忆、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碰撞地带,也是孤独者精神投射的“山魂”。近日,“贺兰山下——2025银川市西夏区大地艺术节暨镇北堡西部影城公共艺术季”启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地为已故当代作家张贤亮于1993年创办的以古朴、荒凉为特色的影视城,原址为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

展览现场

作家们笔下的贺兰山,多种文明交汇,牧民的蒙古包在风中摇曳,农民的水稻在阳光下闪烁,是一幅苍凉而壮丽的画卷,也是一场无声的对话。

本次展览主要通过三个艺术板块来呈现本次公共艺术季的作品,第一部分是“塞上·更新”,以艺术为媒,将公共艺术大师、大作引入当地进行在地性的创作;第二部分“塞上·印记”,以贺兰山的历史文脉为线索,从文化经典中选取代表性的篇章进行可视化创作呈现,让游历在景观中的观众能在今朝而思传统,回忆往昔也珍视当下;第三部分聚焦于“塞上·传奇”,以作家张贤亮的文学创作和在展览地拍摄的电影经典为原型,运用艺术创作与经典融合的创作方法,经典人物、片段再次流入现场参观者的记忆之中。

《塞上文澜》

值得一说的是,此次展览地为西夏区镇北堡西部影城,这个影视城由中国当代作家张贤亮先生于1993年创办,原址为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这里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这里保留了百余部影视作品的拍摄场景,如莫言作品改编的《红高粱》,反映“文革”期间浪漫爱情故事的《牧马人》,21世纪经典之作、成为许多影迷的爱情启蒙的《大话西游》等。

在明城、清城两座城堡的多个场地,由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创作数学影字中心创作策划的20件大型艺术作品与古老的清城堡交相辉映,形成古老与现代交织的梦幻之美。

公共艺术季最大的作品,名字叫《凤舞贺兰山》。这件作品契合银川市“凤凰城”的称呼,高13.14米,长26米,钢架结构线条流畅,羽毛皆由彩色木板雕刻而成。

《凤舞贺兰山》

在这里,你或许会遇见一组青铜铸造的西夏文字,指尖拂过凹凸纹路,仿佛能听见千年前的驼铃,这就是艺术作品《城阙叠影》;一组和环境相契合的陶件叮叮咚咚地挂在半空,它们描摹着风的形状……

《城阙叠影》

《风痕考声学》

《存在的样式》《影子俱乐部:丝路穿行》《白云深处》……让已经在时间中消散的故事、身影再次鲜活。

庞茂琨《存在的样式》

焦兴涛《影子俱乐部:丝路穿行》

动态投影的《贺兰山志》,山水草木在光影中“生长”,让典籍里的文字变成可感知的场景;《晒秋:红满院》中,曾拍摄《红高粱》的院子中,饱满的红色与黄土的质感形成热烈碰撞;清城堡里巨大的《金箍剧场》,以影城经典IP为原型,用艺术重现《大话西游》的“传奇”:张贤亮笔下的“西北汉子”雕塑生机活现……

《晒秋:红满院》

《金箍剧场》

“展览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汇集了来自重庆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创作数字影像中心诸多艺术家与创作团队的贡献,经过历时1年多的调研而最终创作完成。”四川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不乏观众可参与、可互动的艺术作品,期待大家到现场参观、打卡,与艺术家创作20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在现场的可能。”

据悉,本次展览由镇北堡西部影城主办,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创作数字影像中心负责创作,银川市西夏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提供支持,展览将从7月18日展至10月18日。公共艺术季闭幕之时将点燃“凤舞贺兰山”,寓意凤凰涅槃后的新生,以此祝愿银川万象更新,美美与共。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庞茂琨表示,“本次公共艺术季立足贺兰山历史文脉,当艺术嵌入山河,历史便有了温度;当创意融入生活,城市便勃发生机。”

现场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