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上海报道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枢纽,科创板六年来持续推动制度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全球瞩目的“硬科技”企业聚集地。
遥想科创板开市之初,2019年7月22日,25家首批科创板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着科创板的正式启动。六年来,科创板砥砺前行,持续发展壮大。截至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上市公司达到589家。
值此科创板开市六周年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特别邀请了多位券商高管,共话科创板,寄语新未来。

党委书记、董事长、管理委员会主席陈亮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创板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支持科技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作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以鲜明的“硬科技”底色为锚点,以与时俱进的监管理念为指引,以持续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支撑,正稳步引领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向深向实推进。
截至2025年6月底,科创板已成功汇聚超过580家优质科技企业。这些企业深耕关键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在资本市场的沃土中扎根成长、成果丰硕,累计IPO融资规模超过9,000亿元,已然成为驱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截至2025年6月底,中金公司累计保荐科创板上市公司50余家,融资规模超2,000亿元,占科创板IPO融资总额超20%,完成了、、、电子等多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项目。
展望未来,中金公司将继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力以赴搭建企业、投资者与资本市场之间的高效桥梁,助力更多“硬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我们也期待科创板未来续写辉煌,加速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
党委书记 、董事长 冉云
自开市至今,科创板已稳步运行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充分发挥了支持科技创新和制度“试验田”的重要使命,板块内新质生产力集群协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八成,成为资本市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排头兵。
如果说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来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科创板经过六年的发展,已经可以被称为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在监管机构和市场各方努力下结出的丰硕果实。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相信未来,科创板市场在支持“硬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创新转型中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科创板将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持续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赓续动能!
华泰联合 党委书记、董事长 江禹
六年前,科创板应时代之需而生,承载着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使命。自设立以来,创新集聚生态加速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效能升级。基于科技创新企业的真实诉求,科创板通过精准的制度设计,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创新要素深度串联,加速了技术、资本、人才的高效流动与整合,推动产业生态迈向“集群共进”。正是这样的制度创新,让资本市场的“活水”得以精准滴灌科技攻坚的关键领域,在这片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地,我们陪伴一批又一批“硬科技”企业书写从实验室梦想到行业领航者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董事长、总裁 葛小波
六载风华,科创板从资本市场改革的“试验田”,成长为科技创新的“新高地”,见证并推动了中国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截至2025年7月18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589家,总市值突破8万亿元,累计募资超万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超80%,充分彰显了其聚焦硬科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
六年来,科创板以“稳”筑基,从理念创新到机制实践,着力构建与科创企业成长特征相匹配的制度体系与市场生态,助力科创企业走好走实高质量发展之路。特别是今年,通过设立科创成长层、重启“第五套标准”、试点IPO预审机制等制度创新,科创板显著提升了资本市场对科技企业的包容性,为具备核心技术但尚未盈利的高成长性企业开辟了重要融资渠道。
在政策与产业协同驱动下,科创板的中长期投资价值正逐步显现。科创板通过大力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型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不断丰富指数及产品体系供给,加大对社保基金、保险资管等机构的吸引力度,吸引更多“耐心资本”进入。与此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潜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全球资本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关注持续提升,未来科创板也将吸引更多的国际长线资本。
展望未来,科创板将踏上高质量建设新征程。对国联民生而言,这既是机遇更是责任。未来,国联民生将坚持“深耕区域、精耕行业”,拓展重点地域优质科技型储备项目,大力开拓产业客户、科技客户,打造“科技投行”和“产业投行”。依托“投资+投行+投研”三位一体的业务发展战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充分发挥交易撮合和专业服务作用,积极拓展产业整合等业务机会,赋能产业客户转型升级,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
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科创板将继续赋能我国科技创新企业破浪前行,为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国家发展和安全提供更多战略支撑。
党委书记、董事长 霍达
科创板六载春秋,始终以包容性土壤滋养核心技术突破,以制度活水灌溉实体经济。从试点注册制起步,科创板持续推动交易、退市、再融资等关键环节的制度创新,使得科创企业上市更加便利、可预期度更高、发行定价更加自主。从首批25家拓荒者,到如今589家公司集结,科创板培育出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多个科技前沿领域的创新矩阵,这块改革“试验田”已成为硬科技企业绽放光芒的关键舞台。
展望未来,科创板正在推动设立成长层。科创成长层将重点服务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对未盈利上市公司进行差异化统一监管,兼顾了发展和安全,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日益增长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是国家坚定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招。相信成长层能够逐步培育出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领军者构筑新生态。未来,招商证券也将在严格遵循监管要求,切实履行中介机构责任的同时,发挥专业研究能力与资本链接优势,为科创板的持续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党委书记、董事长 刘健
自2019年7月科创板设立以来,科创板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及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6月末,科创板共助力588家企业发行上市,累计募资超9000亿元,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多个创,诞生了8家千亿市值的大型龙头公司。科创板的创立,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科创板包容性的制度设计,为更多中国“硬科技”企业打开了嫁接资本市场的大门。科创板放宽了市场准入,灵活地采取多套上市标准,实质性降低了企业上市的门槛,引导市场资源向优质科创企业集聚。截至2025年6月末,58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20家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在科创板成功上市,IPO融资合计429亿元。近期证监会发布科创板深化改革“1+6”政策措施,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并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适用范围,将进一步提升科创板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科创板“硬科技”的定位,极大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科创板行业结构布局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高度契合,截至2025年6月末,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公司数量合计362家,占比达到62%,IPO融资合计占比达到67%。2024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681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之比的中位数达12.6%。
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极大推动了资本市场的系统性制度改革。科创板在设立之初便引入战略投资者跟投制度,近期又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有利于发挥专业投资机构在提升我国资本市场价值发现能力方面的作用。交易制度方面,科创板首创放开涨跌幅限制,并引入做市商制度,为其他板块交易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前期摸索,积累了成功经验。
科创板作为中国优质科技资产的承载地,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科技红利创造机遇。科创板对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设立了专门的上市标准,为中概股企业回归A股打开新通道。未来随着科创板制度的完善,将有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直接选择在境内上市或境内境外多地上市,让我国投资者直接分享中国科技创新的红利。
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纳沙
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起点,坚守“硬科技”定位,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从改革“试验田”迈向科创“新高地”。六年来,以制度创新赋能科技创新,累计募资超万亿元,58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6.8万亿元,已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阵地。
创新是第一动力。国信证券将始终坚持功能性定位,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全力服务科创板改革创新,畅通“科技-产业-资本”良性循环,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贡献更大力量。
祝福科创板持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在全球科技创新浪潮中,点亮更多中国“硬核”之光!
董事长 张佑君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六周年。六年来,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始终坚守“硬科技”定位,推动制度创新与市场活力相互融合,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首批参与科创板市场的证券公司,中信证券依托“投行 + 投资 + 研究”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已累计完成 138 单科创板股权项目,募集资金超 3200 亿元,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硬科技企业提供了专业的资本市场服务。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将继续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方向,积极服务“1+6”政策落地实施,推动优质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助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健
2025年7月22日,科创板将迎来开市六周年。在六年时间里,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在鼓励支持“硬科技”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期,科创板“1+6”配套规则落地,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抓手,以重启第五套标准和动态分层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增强对未盈利科创企业的包容性、优化审核机制以及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在进一步聚焦“硬科技”,为科技创新企业开辟专属通道的同时,兼顾投资者保护,持续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精准度,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进入了系统化、精准化的新阶段。
未来,科创板定将在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机制,更有力的政策,吸引和培育更多优秀科创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国泰海通将立足国家产业布局,努力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金剑华
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对于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里程碑。科创板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在发行上市、再融资、股权激励、询价转让、做市商等关键制度上持续优化创新,始终发挥着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经过六年的发展,科创板已聚集了一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高度认可的科技创新企业,并已成为中国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今年6月,科创板改革“1+6”政策落地实施,科创板制度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进一步提升,一大批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前沿科技领域的优质企业在科创板申请上市。
中信建投证券作为科创板改革的参与者,在科创板设立六年来,我们保荐承销了60余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包括等行业龙头和、、等服务国家战略的科创企业,并培育支持了一批聚焦主业、创新能力突出的优质企业,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未来,中信建投证券将牢记服务实体经济使命,全力打造一流投资银行,支持更多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科技创新实力突出、专注主业发展的优秀企业登陆科创板,借助科创板实现更好发展!我们相信,科创板一定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祝福科创板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