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大基建爆发,建材ETF大涨10%,换手率550%,基金经理火速解读

adminddos 2025-07-21 20:18:22 2
大基建爆发,建材ETF大涨10%,换手率550%,基金经理火速解读摘要: ...

来源:@财联社APP微博

财联社7月21日讯(记者 闫军)整整一个周末,超级水电工程成为投资领域的高频词。

果不其然,7月21日一开盘,A股、港股资金涌向了相关概念,西藏、基建、钢铁、水泥,甚至央企板块均有异动。截至收盘,A股沪指、创业板指双双创年内新高,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7万亿。从板块来看,大基建股集体爆发,水泥、建材等方向领涨,等多股涨停。

人气更旺的港股反应也更为直接,西藏水资源仅凭名称关联开盘即涨55%。

建材ETF罕见大涨10%,换手率近550%

7月21日,基建ETF、建材ETF、工程机械ETF等相关板块开盘即大涨,截至收盘,3只建材ETF领涨全市场,富国建材ETF罕见涨幅超10.05%,国泰、易方达旗下建材ETF涨幅也接近10%。

与此同时,华夏、国泰、银华、广发等旗下的基建ETF涨幅超5%,另有易方达一带一路ETF、广发工程机械ETF、大成工程机械ETF、博时央企现代能源ETF等场内基金大涨。

多数大涨ETF在场内都呈现了溢价状态,这也意味着买盘汹涌,这些ETF因规模较小,在市场交投火热背景下,换手率被显著推高,以富国建材ETF为例,这只ETF最新规模不足5000万元,资金涌入,全天换手率高达546.51%。

此外,大成工程机械ETF、国泰基建ETF、华夏基建50ETF以及易方达建材ETF的换手率也均超130%。

基金经理解读:基建大涨背后是万亿级工程、“反内卷”等多重驱动

值得注意的是,超级水电工程早在2024年底已经获得政府核准,为何在开工后才受到资金的如此关注?基金经理解读,背后驱动因素有三:

一是核心驱动在于万亿级水电工程启动,金额巨大,基建投资进入新周期。广发基金霍华明表示,超级水电工程开工,标志着国家能源战略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该水电工程建成后发电量相当于三峡工程的3倍,有望全面激活工程建设、高端装备、电力输送等产业链需求。

另据券商测算显示:1.2万亿总投资,其中至少15%以上是建设装备的投资,对应1800亿以上的工程机械需求,超过“+++”4大主机厂2024年国内总收入。此外,中大吨位设备盈利弹性也好,假设超级水电工程的设备是10%净利率,对应180亿以上利润空间,同样超过四大主机厂在2024年的合计利润。

二是“反内卷”有利于改善行业供需格局。国泰基金表示,政策层面持续推进“反内卷”措施,通过限制低价竞争和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改善行业供需格局。随着超级水电工程启动,建材行业面临较大的需求增长预期。特别是水泥、玻璃等运输成本较高的产品,本地化供应趋势明显,龙头企业有望从中受益。

近期,中央财经委会议发声“反内卷”,公开报道显示,光伏、水泥、钢铁行业已迅速开展减产工作:早在7月初,33家建筑类企业联合发出建筑行业“反内卷”倡议书;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自7月起集体减产30%;部分钢厂近期已收到减排限产通知。“反内卷”正在形成一条新的投资主线。

三是市场风险偏好度明显提升。沪指连创年内新高,港股恒指突破25000点整数关口,创下2022年2月以来新高,躁动的市场行情之下,有热点,资金自然蜂拥而至。

财政加码有望支撑基建韧性

“反内卷”压制供给,万亿级投资刺激需求,在ETF大涨10%之后,基建相关行情能否持续?相关行业的困境反转也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霍华明指出,从政策与资金面看,财政加码支撑基建韧性。首先,财政发力超预期,2025年新增政府债务规模达11.86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全年1.3万亿元,目前已落地5550亿元;专项债发行进度达49.1%。

其次,当前A股投资结构正在优化,传统基建中水利投资增速亮眼,新基建领域如AI算力、低空经济等增速高达16.2%,形成“传统+新兴”双轮驱动,这与以往的市场已有所不同。

第三,国内主机厂的出海能力在加强,国际工程扩容。“一带一路”深化推动海外订单高增,东南亚、中东市场成为新增长极,头部企业海外业务增速显著高于国内。

国泰基金也表示,展望下半年,随专项债逐步落实到项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方向的相关政策逐渐落地,预计增量的财政政策支持、融资端的改善对投资端和实物量的效果将逐渐显现;同时扩内需预期增强,基建投资和重点区域建设有望政策加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