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言论引争议 市值蒸发超七成、2024年由盈转亏 夫妇三年内分走近8000万

adminddos 2025-08-11 12:30:24 3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言论引争议 市值蒸发超七成、2024年由盈转亏 夫妇三年内分走近8000万摘要: ...

  “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百果园再次卷入争议漩涡。

  8月8日,公司董事长余惠勇发布视频回应“水果太贵”的质疑。他表示百果园不会迎合消费者,多年来一直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上。此言一出,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不少消费者表示,百果园的产品价格偏高,却也没有相应品质,董事长的这种言论显得过于傲慢。

  资本市场也迅速反应。8月11日开盘,百果园股价低开低走,盘中一度跌超7%。截至中午收盘,其每股仅为1.70港元,最新市值26.17亿港元,较2023年初历史高位蒸发72.4%。

  事实上,百果园近年来的日子并不好过。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毛利7.64亿元,同比骤降41.9%;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3.86亿元,同比降幅达206.7%。值得关注的是,这是百果园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录得年度亏损。

  营收下降的核心原因在于门店和付费会员规模收缩。截至2024年底,百果园门店总数从2023年的6093家减少至5127家,净关闭966家,降幅达15.9%。其中,加盟店占比78.8%,报告期内数量减少779家,反映出加盟商在租金和经营效率低下双重压力下的退出趋势。公司会员数量从8390.5万人增至9074.3万人,付费会员人数却不升反降,由117.1万人降至85.4万人,折射出消费者付费意愿显著衰退。

  利润端的亏损主要源于两方面。其一,毛利率大幅下滑。2024年毛利率仅为7.4%,而2023年为11.5%,源于公司下半年推行的“高质价比”战略,主动降低产品价格以吸引消费者,同时加大促销和会员权益投入。其二,费用刚性增长。门店焕新、数字化系统升级、线上线下营销投入等成本增加,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此外,关闭低效门店产生的资产减值损失也对业绩形成拖累。

  水果零售产业素来具有链条长、高损耗、高成本等特点,市场竞争格局极度分散,百果园不仅要面对传统水果摊、农贸市场的竞争,还要应对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新兴模式的冲击。2024年,受宏观经济影响,中国消费市场出现消费降级,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百果园的高溢价水果与大众追求的“质价比”需求不符,导致目标客群流向其他零售渠道。

  不赚钱的窘迫现状,也让加盟商和公司总部之间隐秘的矛盾浮出水面。据公开报道显示,百果园经销商曾向媒体表示,加盟门店一天只能卖4-5斤的产品,公司却强制要求进货50斤,处理不了只能任其变质,而损耗的产品要到达30%才能上报总部。部分加盟商为了维系门店运营,要么使用腐烂水果制作果切,要么将隔夜水果存放冰箱后次日充当鲜果售卖,乱象频出对百果园品牌形象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黑猫投诉 平台上,百果园累计投诉量高达2293条。

  舆论危机之下,门店客流和产品收入进一步减少,租金和人工等固定支出却难有缩减空间,加盟模式基本盘被动摇,百果园最终陷入营收、净利双降的恶性循环。

  尽管业绩不及预期、屡屡陷入争议,百果园2023-2025年依旧累计分红2.21亿港元。若按照2024年末的股权结构简单推算,创始人余惠勇和徐艳林夫妇至少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33.4%股份,这意味着二人三年内累计分走7381.4万港元股息。

  与此同时,余惠勇作为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徐艳林作为总经理、执行董事,2023-2024年的薪酬水平均超过百万元,夫妇二人期间合计从公司领取薪酬426.3万元。叠加公司分红,余惠勇和徐艳林夫妇共将近8000万元落袋为安。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