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宏观短周期略有反弹,7月出口超预期改善,PPI触底,环比降幅收窄,为3月来首次;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
●海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增强,全球流动性预期改善。
国内:出口超预期改善、PPI触底
近期A股指数延续震荡上行,国内方向受益于宏观短周期略有反弹:
(1)7月出口超预期
7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速从 6 月的 5.9% 升至 7.2%,高于彭博预期的 5.6%。在全球制造业 PMI 仍处荣枯线下的背景下,逆势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去年同期出口基数较低;二是我国供应链成本优势与全球竞争优势的持续释放。
行业层面,机电、汽车、集成电路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势制造领域出口数据向好,比如汽车及配件出口同比增长12.1%;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29.2%;另外,7月钢材出口回升最为明显,出口增速较上月提高13.3个百分点至11.7%,或受益于新兴市场基建的刚需。
此外,尽管当月对美出口降幅明显扩大(降幅环比扩大5.5个百分点至-21.7%),但对欧盟、非洲和拉美地区的出口增速均有所提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我国对非洲出口始终保持较高增速,1-7月累计同比达到24.5%,反映企业自身加速拓展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加强出口韧性。
(2)PPI 触底,环比降幅收窄,为3月来首次
7月CPI环比变动好于季节性,PPI环比降幅收窄, 7月物价整体有积极变化。
CPI同比持平、环比由负转正,主要受暑期旅游季节性回升拉动,但食品价格仍有拖累;核心CPI连升5月,创近17个月以来新高,其中金饰品、铂金饰品同比涨幅显著,服务价格涨势保持稳定,另外,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价格降幅持续收窄。
PPI同比仍为负增,但环比降幅收窄,为3月份以来首次。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一方面,煤炭、钢材、光伏、水泥和锂电等行业市场竞争秩序优化,相关行业价格环比降幅收窄;另一方面,国际输入性因素拉动石油和有色金属相关行业价格上行。不过,夏季高温雨水天气增多影响建材需求,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也导致部分行业价格下降。
展望后续,8月暑期出行高峰延续,预计服务价格仍是CPI回升的主要支撑;随着高基数因素削弱(去年8月和9月份,PPI环比分别下跌0.7%和0.6%),加上反内卷政策驱动,预计PPI同比增速会小幅回升,但仍需考虑房地产、基建行业相关下游需求对PPI的拖累。
宏观短周期的改善加上美元走弱,使得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有助于维持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海外: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大增
美国统计局大幅下修非农就业数据,为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造势。
原本备受瞩目的 7 月非农就业新增数据,在修正后大幅缩水,5 月和 6 月的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也被大幅向下调整,其中 5 月从 14.4 万降至 1.9 万,6 月从 14.7 万下调至 1.4 万 。如此大幅度的修正,让市场对前期就业数据的准确性产生质疑,同时加剧了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
与此同时,政治层面的因素也在为降息预期添柴加薪。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表示,已将潜在的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范围缩小到四人,并特别提到凯文哈塞特和凯文沃什,叠加近期多位美联储官员暗示降息的言论,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显著增强。
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50个基点,并且在2026年加速降息。
美国政府关税政策的反复加上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增,或加剧弱美元格局,美元指数(DXY)已从1月中旬的109回落至当前的98附近,推动全球投资者逐步减配美元资产、寻求更高多元化配置,从而对人民币等资产形成支撑。
本周展望:短期分歧加大,不改市场向好格局
短期关注具备产业趋势催化的主线题材(如军工、)等、中报业绩增速预计高增或改善的非银、化学制药、电力设备、机械(自动化 设备、工程机械)、国防军工、计算机等;
中期来看,待PPI回升趋势进一步明确,顺周期(基础化工、钢铁、有色等)及消费板块(社会服务、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或迎来催化剂。
本周重点关注
8月11日:中国7月信贷、社融、M2同比
8月12日:美国7月CPI同比
8月13日:2027年FOMC票委、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发表讲话
8月14日:2025年FOMC票委、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就货币政策发表讲话;美国7月PPI同比
8月15日:中国7月工业增加值、社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