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子时出生八字:在线测算八字www.jixiangqiming.vip:-县城相亲顶配:父母有退休金

adminddos 2025-08-10 20:45:45 2
子时出生八字:在线测算八字www.jixiangqiming.vip:-县城相亲顶配:父母有退休金摘要: ...

撰文 | 晓雯

当下,婚姻正在成为一场涵盖两代人的 " 风险评估 ",考察对方的家庭状况,父母的性格,以及父母有没有退休金,成了这场评估里的重中之重。

社交媒体上 " 什么家庭不能找 " 的话题里," 父母没有退休金绝对不能找 " 成了高赞答案——一种共识正在达成,在相亲市场上,父母没有退休工资的年轻人,被迫站在了鄙视链的底端。

本文作者晓雯生活在中部县城,她发现,父母的退休金不光成了身边适龄年轻人迈入婚姻的前提条件,也会深刻地影响三代人的家庭关系和日常生活。

当个体难以背负就业、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重重大山时,父母的退休金,便成了年轻人在焦虑、不确定的生活中,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

以下是晓雯的观察。

" 没有退休金,小心将来孩子没对象 "

前几年,我结束 " 深漂 ",回老家结婚,平日在县城一家私企上班,业余时间写作,赚赚稿费。

结婚后不久,我就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男孩。公公婆婆一边大喜过望,为儿子中年得子、家族血脉延续高兴,说他们会全权负责两个孙子的养育开销,一边又时不时给我发各种国企、事业编、公务员、银行的考试报名链接,鼓励我广撒网,找个 " 正经 " 的工作。

公公在国企当了大半辈子领导,性格保守,在他眼里,我每个月 3500 元的工资和大几千的稿费都是辛苦钱,远比不上公家饭。他语重心长地劝诫我," 没个正经工作,老了没退休金,俩孩子将来找对象都困难 "。

要知道,他们自己的儿子是 36 岁才结婚的,而我们的两个孩子才刚满一岁啊!

我自认为深谋远虑,早早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落在海南,为将来高考减负;经济上也足够自立,买了车和房;教育上,我们夫妻俩的学历还可以,统一理念是只抓英语不卷应试 …… 没想到,即便如此,公公婆婆还是在为孙子们 30 年后的人生担忧,我没个 " 正经工作 " 这件事对老人来说还是如鲠在喉。

晓雯的办公桌

平心而论,公公的话也没错。老公是独生子,在国企单位上班,父母亦是国企正式职工,将来有足额退休金,这些都是当初我考虑和他结婚的重要因素。我并非想占人家便宜,但是老人能照顾好自己,我们才能放心拼搏。

而我自己家庭条件一般,出生于最普通的农民家庭,爸爸开大货车,妈妈在镇上学校当宿管阿姨,下面有一个不爱念书的弟弟还没成家。按理说,我们两家的家庭背景对比起来,我属实是高攀。

结婚那天,我爸难得喝了二两白酒,高兴地一夜没睡。用村里人的话说,我是 " 嫁妥了 "。只是父母刚为我的婚事缓过来,我就得马不停蹄地为我孩子的婚事操心了。

网上常调侃,说双子家庭是婚恋市场上最不受待见的 " 四等人家 ",大数据的精准推流总让我看到 " 为什么不能嫁两个儿子 "、" 父母不能托举的双子家庭 "、" 两兄弟彩礼不一样,能否问公婆补 " 等加深焦虑的帖子;再加上我 " 没社保,没退休金 ",几十年后,说不定我的两个儿子真的 " 连对象都找不上 "。

父母有退休金,

成了年轻人结婚的前提条件

身边有朋友自嘲," 都说父母物质,谈彩礼时,我比他们还物质 "。事实上,父母有无退休金,的确成了当下年轻人找对象的关键因素。

我在跳舞班认识的一个大姐是婚姻中介,负责给周边县城的适婚男女介绍对象。她的朋友圈广告里,频繁出现的词汇除了车房、工作、独生子、还有父母的退休金——尤其是男方父母的退休金。

照她的经验,父母有退休金,哪怕孩子没有上进心,这辈子也 " 稳当了 ",至少没有家庭返贫的风险。而父母没有退休金的农村男孩,找对象也成了大问题," 现在去农村,光棍一抓一大把,二婚女在农村可吃香了 "。

我的堂哥属猴,今年 35 岁,至今仍是母胎单身。我们家族上下为堂哥的婚事操碎了心,姑姑们劝他自己要上心,婶子们连打麻将都要托人给他找对象,甚至我大伯听说表弟脚踩两条船,居然问表弟 " 能不能把对象分一个给你哥哥 "。每逢家庭聚会,堂哥总是躲着不去参加,就怕亲戚催婚。

他很清楚自己在婚恋市场上的等级——在快递站工作,自己勉强过活,想找个对象结婚,能耗光家里大半积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退休金,将来要是生了孩子,一点帮衬也没有。由此一来,被女孩拒绝的次数多了,堂哥自己也放弃了成家的执念。

直到两年前,农村失地保险政策落地,我们村 60 岁以上的失地农民,每人有一笔逐月发放的养老补贴,且随着年龄增长,补贴会逐年增加。

第一年的标准是 700 元,加上农村养老金 100 多元以及退耕换领补贴等,每人每月能拿到 1000 元。这对于大半辈子自给自足、物欲较低的普通农民来说,简直是笔巨款,代表着不用手心朝上向子女要钱,还有余力报廉价旅游团、跳广场舞、过上相对轻松的退休生活。

在村里看戏

突然间,堂哥找对象的事也有了眉目,婚介的包装都写着 " 父母有退休金,一个妹妹已结婚,家庭无压力 "。婚姻考察的不只是两人的感情,更是双方父母的财力。

我的另一位大学同学,自身条件不错,天南海北考公四五年,总算上岸了距离家 100 多公里的市直公务员。然而,因为父母是农民,没有退休金,结婚也出不了多少力,找对象时困难重重。他和我打电话诉苦,说自己有工作了,就不想找没工作的女孩,而有工作的女孩,又嫌他父母没工作。

期间,他的领导同事给他陆续介绍过大学生村官、铁路职工、在编老师等适龄女性。起初聊得挺好,但女方听说他家里有兄弟俩,大哥在镇上开洗车店,父母养老成问题后,也没了下文。

辗转多次,朋友才找到了一个有工作但没编制的女孩处对象。恋爱时,朋友以上位者的姿态在感情中占尽先机,两人关系的进展由他说了算,遇事从不低头,情绪价值为零。女方爸爸忧心忡忡,对女儿说," 以后跟他过,怕是要受委屈呢 "。

但女孩觉得他工作稳定,长相帅气,还是义无反顾地嫁了。

婚后,因为女方父母有退休金,时不时能出钱扶持小家庭,朋友的气势瞬间矮了半截,对老婆也颇有些讨好的姿态,两人的地位瞬间逆转过来——没办法,谁叫人家父母有退休金,自己父母啥也跟不上呢。

一份退休金,托底三代人

年轻人择偶时对双方父母退休金的看重,并非单纯的功利和拜金,而是收入下降、生活成本上升、安全感缺失、养老压力大等多重现实问题下的无奈考量。

十年前,我老公研究生毕业时,正是金融行业风生水起的时候,他很多同学都留在了北上广的券商或投资机构,短短几年就能在大城市安家落户。他因家庭再三召唤,回老家找了份安稳工作,却郁郁不得志,始终对大城市念念不忘。

如今,我们身边的朋友几乎已经没人相信个人奋斗叙事,大多数都退回了家庭寻求庇护。我老公的堂兄弟姐妹们,毕业后无一人留在大城市工作,都回家做了全职儿女,全职考公。就算考不上,至少有长辈照拂,生存不成问题。

晓雯也曾多次备考公务员,但都以失败告终

如果说,恋爱时还能 " 有情饮水饱 ",结婚后,便只剩 " 贫贱夫妻百事哀 "。

我大姐结婚头两年,男方家都在为娶她而产生的花销还债。偏偏她婆婆又得了乳腺癌,一场大病花了大几万,切掉双乳,命是保住了,她家也因此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姐夫养车连油都加不起,孩子的奶粉钱都要靠娘家补贴。

那几年,大姐和姐夫吵架吵得最凶,几乎处在离婚边缘。姑妈恨铁不成钢地骂大姐," 当初给你介绍的警察家庭,做买卖的家庭,你都不要,非要和同村的搞在一起,这下好了,简直是自讨苦吃 "。

好在后来政策改革,大姐公公年轻时工作的乡镇兽医站被纳入 " 公家单位 ",从此有了退休金。全家人喜出望外,为此还摆了几桌宴请。一个月 5000 元的退休金,让公公的家庭地位拔地而起,每天在家颐指气使,令我大姐很看不惯。

好在公公对孩子们真心,每月自己只留 1000 元,其余都用来帮家庭还债,送三个孙子上兴趣班,给大姐减轻了不少负担。这笔钱也极大地缓解了大姐和姐夫的婚姻矛盾——不仅提供了经济支持,更提供了一种 " 生活不会突然崩塌 " 的心理保障。

反观我二姐,同样嫁给了农村老公,但公婆种了一辈子地,医疗保险报销有限,退休金是他们不敢奢望的美事,年轻时缴纳的公粮,老了能换成百十来块钱的养老金,聊胜于无,只能依靠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跟着儿子生活。

二姐两口子在省城,自己不光要还车贷、还房贷、养孩子,还得匀一点给公公看病,给婆婆买慢性病的长期药。公公婆婆才六十多岁,已经到了要儿女供养的地步,且这 " 隐形支出 " 相当固定,每两个月来一次,一次一两千。

二姐有苦难言,只能和我们姐妹私下抱怨,和大姐说 " 我差了你两个档次 ";和我又强调," 我差了你家整整两代人 "。

我们这代人,退休金在哪儿?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依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经济上受制于人,意味着也让渡了一部分生活自主权。

我们家平时想买什么车,孩子们上什么学校,周末去哪里出游,都是公婆说了算,就连晚上遛孩子,公婆也要跟上。我的生活和老人深度绑定,我想挣脱出来过我们小家庭的生活,老公只能嬉皮笑脸,对我连哄带骗," 可不敢逆着我爸,要是他气死了,我们损失好多钱呢 "。

公公总是和我说,要相信努力,相信奋斗,他年轻时多么拼命才有了现在的好生活,劝我一定要考个好工作。

为了让自己未来在职场上有更多选择,我前两年还专门去国外读了个研究生。但公公成天担心我的 " 水硕 " 不被国家承认,即使后来我把研究生认证的文件第一时间发给了公公,也没有得到他的恭喜和祝贺,反倒被评价为 " 瞎折腾 "。

时间久了,我对公公的谆谆教诲生出了厌烦,甚至迁怒于老公,一度动了离婚的念头——结婚前,我从来没想过,以 " 父母有养老金 " 为前提的婚姻,最终会让我们的爱情也沦为退休金的附属品。我无法和自己的父母抱怨这些,毕竟他们托举我上大学已经用尽了全部力气,我不能奢求更多。

回想起来,刚毕业在深圳工作的那几年,我从未担忧过退休金的问题。深圳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完善,大多数公司都能按时缴纳五险一金,我的户口也跟着人才引进政策随迁过去。那时我坚信深圳经济活跃,财政富裕,老了退休金应该不低,就算是失业了,我自己缴纳灵活就业,退休后的生活也不成问题。

几年前在深圳工作时,闲暇之余的放松时光

谁曾想,后来的几年,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我也在种种因素的推动下,离开深圳,回老家结婚生子。

在老家,我坚持用灵活就业的方式缴纳深圳社保,这一度成为我不稳定的生活中唯一的一丝安慰。直到 2023 年我因怀孕辞职、还房贷、养小孩等多项开销压力巨大,放弃了一段时间社保,成了网上所说的 " 社保烂尾人 ",我才意识到我所谓的 " 稳定 " 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2024 年 9 月,国家公布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里面提到社保缴费最低年限逐步从 15 年提高到 20 年。

朋友圈一片哀号,作为 2039 年以后退休的女性,我心里百味杂陈。新工作落定后,我立马又补上了前几个月的社保,毕竟孩子绑定着我的人生,社保又牵扯着孩子的就医、读书、买房等人生大事。

如今,婚恋市场上的年轻人都在精打细算父母的退休金,而我忧心的是,等到我老去时,还能给子女留下什么可供计算的资本。

文中图片源于作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