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核观察|俄称将不再遵守已失效的《中导条约》,美俄中导对抗加剧

adminddos 2025-08-09 08:43:02 4
核观察|俄称将不再遵守已失效的《中导条约》,美俄中导对抗加剧摘要: ...

俄罗斯将不再遵守已失效的《中导条约》,下一步将针对美国及其盟友部署的陆基中近程导弹作出针对性回应。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8月4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方一直在限制中短程导弹方面作出努力,但美制中短程导弹在欧洲和亚太等地区的部署规模在扩大。报道称,对俄方来说,单方面限制部署陆基中短程导弹的条件已经消失,俄罗斯国家领导层将制定反制措施。

俄外交部发布声明之后,外界就开始讨论俄罗斯将部署哪些中程导弹、部署在何地等话题。俄罗斯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专家亚历山大·斯捷潘诺夫说,俄罗斯可能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等其他国家境内部署“榛树”导弹系统,这不仅能保障俄罗斯盟友的国家主权,还能确保俄罗斯的全球军事存在。

这种“硬刚”美国的言论一出,立刻让人想起了古巴导弹危机。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应表示,有关俄罗斯可能在古巴和委内瑞拉部署武器的消息,仅为个别专家表达的个人观点,发展此类合作由国防部负责,俄方依据双边协议和国际义务行事。

俄为何突然表态将不再遵守失效的条约?

其实,在2019年8月美国单方面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后,俄罗斯随后也宣布暂停履行该条约义务。那为何这次要再次郑重表态呢?笔者认为,这和美国部署中程导弹以及俄中程导弹技术发展有关。

俄外交部声明称,美国及其盟友不仅公开宣布计划在欧洲和亚太部署美国陆基中导系统,还在推进部署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声明中提到,2024年,美国在菲律宾部署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在澳大利亚举行的“护身军刀”军事演习中,美军利用“堤丰”系统发射导弹。俄方称,上述一系列举措对俄安全构成直接战略威胁,对地区和全球稳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可能导致核大国之间紧张局势升级。

“暗鹰”导弹系统抵达澳大利亚。

的确,自美国在2019年开始测试中程导弹之后,美军多款中程导弹系统逐渐交付部队,并借着演习部署在太平洋方向,在这一方向,美国陆军第一和第三多域特遣部队目前已经将陆基中程导弹系统部署在菲律宾和澳大利亚。除了“堤丰”中程导弹系统,“暗鹰”高超音速导弹也在近日借着“护身军刀”演习首次部署到澳大利亚。另外,7月14日,五角大楼宣布开始批量生产用于欧洲、北极和亚太地区多域特遣部队的PrSM精确打击导弹,不排除向乌克兰提供一些该款导弹以进行实战测试的可能性。这款导弹的早期版本的最大射程达到500公里,未来改进型号将达到上千公里,也属于中程导弹。

美国最先将在欧洲部署“堤丰”系统,该系统是第二支多域特遣部队——第41野战炮兵旅的主要装备,该部队主要驻扎在德国。根据计划,驻欧洲的美军将在2026年开始部署“堤丰”导弹系统,考虑美军已经在英国重新部署核武器,随着“暗鹰”高超音速导弹和“远程精确打击导弹”(PrSM)的列装,这两种导弹也将陆续现身欧洲。

第二个背景是俄罗斯已经拥有了反击的底气——多款中程导弹完成研制,部分型号已经在俄乌冲突中实战使用。就在俄声称不再遵守已失效的《中导条约》前三天,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1日在瓦拉姆岛与到访的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会晤后答记者问时表示,俄最新型高超音速中程弹道导弹“榛树”的首套量产型已完成生产,并交付部队。普京表示,两国军事专家已经选定“榛树”导弹系统的部署地点,目前正在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此外,在2023年12月,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总司令宣布,包括“伊斯坎德尔”-1000在内的中程和短程弹道导弹将快速投入使用。2024年5月,俄罗斯国防部证实这些先进的导弹系统已经开始生产。

也就是说,俄突然宣布不再遵守已经失效的《中导条约》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对美军推进部署陆基中程导弹以及在英国部署核武器的一个回应,这个回应的背后也有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即多款新型中程导弹已经完成研制并开始量产,具备对等回应的能力。

俄将部署哪些中程导弹?

“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是“伊斯坎德尔”-M的改进型,最大的变化是射程提高,根据俄方公布的信息,“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的长度有所增加,燃料量增加了10%到15%,发动机性能也得到提高,导弹的飞行时间也得以延长。据分析,“伊斯坎德尔”-1000使用常规弹头时射程可达1000公里,使用核弹头时最大射程可达1300公里。常规弹头方面包括高爆破片弹头、钻地弹头、集束弹头和空爆燃烧弹头,制导系统应该是由“伊斯坎德尔”-M制导系统改进而来,仍具有很高的命中精度。在突防方面,导弹具备机动变轨能力,并且根据俄乌冲突的经验进行了改进,比如提升诱饵干扰能力、雷达信号特征等。

“伊斯坎德尔”-1000尺寸比“伊斯坎德尔”-M导弹大一些,射程增加近一倍。

对于俄军来说,“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覆盖更多欧洲的目标。据分析,该导弹将用于打击中欧、西欧和波罗的海的目标,加里宁格勒州或白俄罗斯很可能被选为部署地点。根据西方专家的分析,早先部署在加里宁格勒州的标准版“伊斯坎德尔”-M(最大射程500公里)可覆盖30多个欧洲重要基础设施(石油、天然气和核电设施)和北约重要军事设施。如今随着“伊斯坎德尔”-1000投入使用,这一数字将增加一个数量级。

“榛树”导弹是俄正在部署的第二款中程导弹,这款高超音速导弹在去年11月首次在俄乌冲突中实战使用,引发热议。俄罗斯官方没有公布“榛树”导弹射程、尺寸等性能数据,但对外称该导弹能够以10马赫的速度打击目标,目前没有反导系统可以拦截这种类型的导弹,且其使用效果与战略武器不相上下。分析认为,“榛树”导弹应该和俄名为“边界”远程弹道导弹存在技术联系,最大的技术特点是采用分导式+集束式弹头,适合用于攻击网状目标,比如机场、重要军工厂等,侵彻战斗部能用于打击一些地下或地面的加固目标。俄罗斯媒体称,该导弹1000公里-5000公里。

除了上述两款导弹,俄罗斯还可能部署陆基版“口径”巡航导弹。这款导弹又被称为俄罗斯版“战斧”巡航导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 ,在俄乌冲突中广泛使用,用于打击乌重要军事目标。其实,“口径”巡航导弹的“同门师兄”——“伊斯坎德尔-K”陆基巡航导弹早已在服役于俄罗斯军队,而且这款导弹也在俄乌冲突中大量使用。

根据俄官方公布的信息,“伊斯坎德尔-K”陆基巡航导弹系统所使用的导弹有两种型号——9M728和9M729,9M729导弹是9M728导弹的现代化升级版,据称增加了弹头的重量和改进型制导系统,弹长增加了53厘米,命中精度更高。俄军方表示,导弹射程减少了10公里,为480千米。“伊斯坎德尔-K”所使用的导弹外形与“口径”导弹相似,头部采用卵形弹头,圆柱形弹体,“一”字形中单翼采用可折叠设计,尾部为短的倒截圆锥体,并且配备了“十”字型尾翼,后面串联一个固体助推器 。导弹采用惯导+地形匹配+卫星制导+末端景象匹配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先进的制导及地面保障系统确保了导弹的打击精度命中精度在10米以内,具备很强的精确打击能力。因此,俄军只需要将“口径”导弹集成到“伊斯坎德尔-K”发射车上,就可以短时间内拥有一款机动式陆基巡航导弹。

“堤丰”中程导弹系统。

俄专家认为,随着对部署中近程导弹的自我约束政策的结束,俄罗斯将根据具体武器的特点确定部署地点。考虑到“伊斯坎德尔-M”的部署,俄罗斯应该会在俄西部尤其是加里宁格勒和白俄罗斯部署射程相对较近的“伊斯坎德尔-1000”导弹,“榛树”、陆基“口径”巡航导弹则可靠后部署,俄军陆基中程导弹将对欧洲构成极大战略威慑。

在远东方向,俄军可以在东北部的楚科奇半岛或堪察加半岛部署“榛树”高超音速导弹,以威慑美国,尤其是战时可打击美国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导弹防御系统。苏联于上世纪60年代曾在楚科奇半岛部署了射程约4000公里的R-14中程弹道导弹。

在远东方向,俄军可以在东北部的楚科奇半岛或堪察加半岛部署“榛树”高超音速导弹,以威慑美国,尤其是战时可打击美国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导弹防御系统。苏联于上世纪60年代曾在楚科奇半岛部署了射程约4000公里的R-14中程弹道导弹。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