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A股震荡调整,但上午收盘前显著回升。
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上涨0.12%,深证成指下跌0.13%,创业板指下跌0.52%。全市场半日成交额约1.2万亿元,较昨日上午放量1327亿元。

受海外消息催化,半导体板块大涨,等多股涨停,(688110)“20CM”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成交额超42亿元。近8个交易日,东芯股份收获4个涨停,区间累计涨幅为90.97%。东芯股份今年以来的涨幅达到193.98%。
资料显示,东芯股份专注于中小容量存储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应用于网络通信、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东芯股份7月31日公告称,公司投资的砺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发布首款自研GPU芯片可应用于个人电脑、专业设计、AIPC、云游戏、云渲染、数字孪生等场景,目前正在优化提升工作,下一步将进行客户送样及量产,目前尚未产生收入。

此外,苹果概念股开盘走强,上午上涨4.11%,盘中创新高。
当地时间8月6日,苹果公司宣布将对美国追加1000亿美元投资承诺,标志着其美国投资计划将加速推进,未来四年投资总额将达6000亿美元。苹果股价当日大涨5.09%,市值一夜增加约15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亿元)。
医疗器械概念股走高
今天上午,医疗器械概念股震荡走高,、等涨停。

政策方面,国家药监局近期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明确将医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列为重点发展领域,提出十大支持举措。7月17日至2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连续召开五场座谈会,聚焦“医保支持创新药械”。
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在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中,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了具体的采购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了价差计算的“锚点”,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有机构认为,国家集采相关优化政策有望从药品拓展到器械领域。表示,随着企业战略转型和国际业务拓展,多家医疗器械公司业绩和估值将迎来修复,预计下半年和2026年多家公司将迎来高增长,部分低估值个股迎来长线投资机会。未来医疗器械板块中越来越多的投资机会来自国际化,多家企业2025年国际业务有望实现高增长、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国际业务发展空间大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塑。
从估值看,机构表示,当前医疗器械指数市盈率约29倍,位居过去5年间的26%分位水平。国内器械有望凭借性能和性价比优势进一步突破海外市场,打开成长空间。
“谷子经济”概念股上涨
今天上午,“谷子经济”概念股上涨,涨停,涨超10%,等跟涨。

政策面上,北京市近期印发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到,鼓励新老品牌跨界合作,激发国潮产品市场潜力。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鼓励与知名IP跨界合作,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老牌新店。规范发展“谷子经济”,鼓励创作优质动漫产品,打造二次元和新生代潮玩聚集地。支持国潮品牌出海开拓市场。
此外,“谷子经济”热门股泡泡玛特上午一度涨近6%,创历史新高,截至上午收盘涨2.74%,报284.6港元/股。
摩根士丹利认为,泡泡玛特目前拥有四个区域销售渠道,但其自有IP主要来源于大中华区。未来,泡泡玛特在挖掘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区资源方面潜力巨大。预期在未来3—5年内,泡泡玛特的IP和产品组合将更具全球文化多样性。
(文中行情图片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