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在今年的互联网安全大会上,360较为系统地对外公布了公司的全新战略,即“All in Agent”。
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现在已经不是笼统谈AI大模型的时代了,而需要企业把AI能力变成真正的成果,这个成果不是简单的建议或者答案,而是一个成品的报告或视频,或者把安全预警处理掉。“Agent才代表AI下一步的方向。”
周鸿祎表示,对360自身来说,公司已经要求各个部门都打造自己的智能体,只要人能干的事就要看有没有智能体可以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下来。“员工有了智能体之后可以多点休闲的时间平衡家庭和生活,我们公司内部要求一定不要裁员。”
具体到公司业务上,360在Agent研发上主要分为两个主要的方向。
其一是面向C端(用户)市场。在互联网安全大会召开前夕,360旗下纳米AI升级成了“多智能体蜂群”,其定位为L4级别的智能体系统,能够帮助用户一键生成高质量视频、报告,还能帮助用户解答习题、理财问题等。
在大会举办期间,周鸿祎在个人微博上发布了一段使用纳米AI“多智能体蜂群”生成的视频,他在这段视频中扮演诸葛亮。界面新闻观看这段短视频发现,人物的造型和表情都较为符合实际,视频画面清晰、镜头切换流畅,达到了影视剧的质感。目前,行业中单级别的智能体生成视频的上限时长是不到1分钟,纳米AI升级为“多智能体蜂群”之后,把生成视频的时长提高到了10分钟。
此次纳米AI的升级,也包含了周鸿祎对智能体发展的理解。在他看来,智能体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L1是聊天助手,本质上是聊天工具,属于“玩具级”智能体,比如GPTs;L2是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以低代码模式搭建的工作流智能体为代表,已经从“玩具”进化为“工具”,但交付的是半成品工具而非最终产物;L3自主规划智能体,具备推理能力的智能体,比如首发版的Manus。
360在此次纳米AI的升级中首次提出了L4级别智能体的概念,意图是实现多个智能体拉群组队协作,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专长的推理型智能体组合为人服务,从而突破智能体的服务边界。
360在Agent研发上的另一个方向是面向B端(企业)提供和网络安全服务。周鸿祎对界面新闻表示,如果黑客都拿Agent做攻击,产生了几千个智能体的批量攻击,安全行业还指望用人来对抗,实际上已经是不现实了。
可以说,智能体黑客的出现加剧了网络攻防的不对称性,网络安全服务也需要越来越多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在周鸿祎看来,人工智能正在重构网络安全的攻防格局,企业也面临一些新的痛点。一方面,安全专家短缺且培养难度大,企业目前配备的安全人员越来越难应付日益复杂的安全运营工作;另一方面,过去非常稀少的黑客可以通过AI训练复制,安全形势更为严峻。
在今年的互联网安全大会上,360安全云发布了安全智能体,来破解传统安全防护重产品轻运营、人员投入大、过程不透明等难题。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相较于安全智能体发现威胁数量比人工高3倍,发现威胁速度提升10倍,准确率提升20%。
在全新的战略思路下,360的业务还将继续保持快节奏的变化。在周鸿祎看来,Agent不存在活不活下来的问题,而是一直在进化。今天出来一个新概念,两周之后大家都迎头赶上。“唯一的护城河是执行力,是快速应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