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印发:地方和部门文件一般不超5000字

adminddos 2025-08-06 17:09:38 2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印发:地方和部门文件一般不超5000字摘要: ...

2025年8月6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简称《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在切实精简文件方面,《若干规定》提出,严控文件数量。年度实际发文数量一般只减不增,超过上年度的应当向上级党委办公厅(室)书面说明。议事协调机构、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和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者在公文中提出指令性要求。坚持“短实新”文风,除部署综合性工作外,地方和部门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部署专项工作或者具体任务的文件一般不超过4000字。

在严格精简会议方面,《若干规定》提出,未经同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批准,不得随意召开直达基层的会议(含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对已直接开到基层的,不再层层召开。压减现场观摩会、推进会等频次数量。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对年度综合性会议加大统筹力度,防止年底年初扎堆开会,明显减少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参加的会议数量。

《若干规定》明确,以部门名义召开的会议,未经同级党委批准,不得要求下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参会。不简单以出席会议领导级别对参会人员提出相应级别要求,可由分管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不要求主要负责同志参会,可由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不要求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参会。中央部门工作会议一般不安排市县及以下单位参会,省级部门工作会议一般不安排县以下单位参会。

《若干规定》还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不得打包报计划、执行搞拆分,不得以调研之名行督查检查考核之实,调研结果不得作为考核问责的依据。上级部门到地方督查检查考核调研,不得动辄要求见主要负责同志,不得频繁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得将获得领导同志批示以及在刊物和媒体刊发文章信息、经验做法等作为督查检查考核内容。不得随意设置“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不得通过签订承诺书、第三方评估、满意度测评、挂牌督办等方式变相设置考核事项。

针对借调干部,《若干规定》强调,不向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不得以工作专班、跟班学习、交流锻炼等名义变相借调干部。确需借调的,应当经本单位党组(党委)审批同意后,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借调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并应当提前征得派出单位和本人同意。

《若干规定》还强调,不得强制推广下载使用政务应用程序,不得考核通报用户安装使用率,不得强制要求定期登录等。不得把政务应用程序异化为工作考核日常化、督查检查线上化的主要载体,不得将点赞量、网络投票数、转发量、学习时长等作为考评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明确提出切忌搞形式主义。随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印发施行。2019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据此,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建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若干规定》。

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宋伟此前在接受法治日报采访时表示,制定出台《若干规定》的意义在于,党中央把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工作的制度规定贯通起来,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为基层减负工作提供重要制度遵循,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鲜明树立了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工作导向,也意味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逐渐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宋伟说。

界面新闻注意到,就在7月份,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通报指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政治任务,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部署工作、推动落实不能超越阶段违背规律,不能脱离实际不顾自身条件,不能超出财政等承受能力,防止上级官僚主义催生下级形式主义;地方和基层在工作中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层层加码,力戒华而不实、弄虚作假。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