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发展改革”微信公众号8月5日消息,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了《关于上海市贯彻落实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共17条措施,将试行至2026年底。
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方面,《通知》提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参与市场交易,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健全中长期、现货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满足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的条件。完善电网企业代理购电机制,由电网企业以市场化方式采购新能源上网电量,作为代理购电电量来源。
在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方面,对于纳入机制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规定开展场外结算,结算费用纳入上海市系统运行费。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存量项目机制电量、机制电价妥善衔接现行政策,增量项目机制电量、机制电价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合理确定。
在完善市场跟踪与部门协作工作机制方面,加强部门协作分工,做好配套政策宣贯培训、差价协议签订、信息平台开发等工作,确保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平稳有序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出,2025年底前,上海市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参与市场交易,通过交易形成上网电价。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直接参与市场,也可以聚合后参与市场,未直接或聚合参与市场的,默认作为“价格接受者”,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
对于2025年6月1日(不含)前全容量并网的存量项目,最高按年度电量总规模的100%纳入机制电量,机制电价统一为0.4155元/千瓦时;对于2025年6月1日(不含)后全容量并网的增量项目,单个项目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通过市场化竞价方式形成,按照上海市当年度开展竞价后发布的竞价结果公告确定。
终端用户用电价格方面,上海市居民、农业用户继续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电价水平将保持稳定;工商业用户通过市场化方式购电,新能源入市后,电力市场交易品种更加丰富,交易更加活跃,工商业用户将有更多机会购买到清洁低碳的绿色电力,购电价格也有望稳中有降。
此外,上海市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机制电价与原上网电价0.4155元/千瓦时保持一致,机制电量差价结算后,预计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度电收益基本稳定。

“上海发展改革”微信公众号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