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引爆舆论 新浪财经APP第一时间捕捉并解读分析

adminddos 2025-08-04 15:01:31 3
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引爆舆论 新浪财经APP第一时间捕捉并解读分析摘要: ...

  一、事件导火索:就业数据发布与修正

  2025 年 8 月 1 日

  美国劳工部发布 7 月就业数据,显示失业率环比上升至 4.2%,新增就业岗位仅 7.3 万个,远低于市场预期。同时,劳工统计局对 5 月和 6 月数据进行大幅修正,两月合计下调 25.8 万个岗位,其中 5 月新增就业从 14.4 万修正为 1.9 万,6 月从 14.7 万修正为 1.4 万,创非疫情期间最大修正幅度。

  二、特朗普宣布解雇决定

  2025 年 8 月 1 日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 “真实社交” 发文,指控麦肯塔弗 “出于政治目的操纵就业数据”,称其在 2024 年大选前 “人为抬高数据” 以帮助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胜选,胜选后又 “突然下调近 100 万个岗位”。他宣布 “立即解雇” 麦肯塔弗,并要求由 “更有能力的人选” 接替。劳工部随后确认解雇决定,副局长威廉・维亚特罗夫斯基(William Viatrovich)出任代理局长。

  三、舆论爆发与两党争议

  8 月 1 日当天

  专家批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Gary Hufbauer)称此举 “充满政治意味,缺乏合理依据”,可能导致未来数据被政治化解读。

  国会反应:民主党参议员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警告此举将 “摧毁政府公信力”,共和党参议员汤姆・蒂利斯(Tom Tillis)则批评特朗普 “因不喜欢数据而解雇统计员”。

  媒体质疑:《华盛顿邮报》指出,数据修正虽非常规但属于统计流程的一部分,特朗普的指控 “破坏联邦统计机构的独立性”。

  8 月 2 日至 3 日

  舆论扩散:新华等媒体详细报道事件,强调特朗普对数据政治化的指责缺乏证据。《卫报》分析称,解雇与美联储理事库格勒(Adriana Kugler)辞职事件叠加,加剧了市场对经济机构稳定性的担忧。

  特朗普进一步指控:8 月 3 日,特朗普再次发文称麦肯塔弗制造了 “50 年来最大误差”,并质疑其修正数据的动机。

  8 月 4 日

  后续影响分析:观察者网等指出,解雇事件引发对美国经济数据 “黄金标准” 信誉的冲击,前局长威廉・比奇(William Beach)批评此举 “毫无根据,损害统计系统”。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为特朗普辩护,称 “总统希望让信任的人确保数据透明”,但未提供证据。

  四、事件背景与深层争议

  麦肯塔弗的任命背景

  麦肯塔弗由拜登于 2023 年 7 月提名,2024 年 1 月以 86 票对 8 票获参议院通过,其专业背景包括在人口普查局和财政部的 20 年工作经历。特朗普多次强调其为 “拜登任命官员”,暗示其数据操纵与党派立场相关。

  数据修正的常规性与争议

  劳工统计局解释,修正是基于企业后续报告和季节性调整,属于统计流程的一部分。但特朗普抓住修正时机(大选前后)大做文章,称其 “故意误导选民”。

  对统计独立性的冲击

  前局长威廉・比奇(特朗普第一任期任命)指出,解雇 “开创危险先例”,可能导致公众对关键经济数据的信任崩塌。 CEO 布莱恩・莫伊尼汉(Brian Moynihan)呼吁改善数据收集流程以重建信任。

  五、后续发展

  8 月 4 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他将在几天内宣布新的美联储理事和劳工统计局局长,这两项任命可能会影响他的经济议程。

  8 月 1 日至 4 日

  特朗普继续施压美联储,呼吁罢免主席鲍威尔,并暗示将任命亲信填补美联储理事会空缺。舆论担忧经济机构 “清洗” 将加剧市场不确定性,美股因此出现波动。

  麦肯塔弗的回应

  麦肯塔弗在社交平台表示,担任局长是 “一生的荣幸”,感谢同事的专业贡献,但未直接回应指控。

  六、舆论焦点总结

  核心争议:数据修正的技术性与政治化解读的冲突,联邦统计机构的独立性与总统权力的边界。

  长期影响:彭博社警告,解雇可能损害美国数据的全球公信力,复旦大学学者宋国友指出,这反映了特朗普关税政策对就业市场的冲击及 “甩锅” 意图。

  此次事件不仅凸显了美国经济数据的政治敏感性,也暴露了两党对统计机构控制权的争夺,其影响或将持续波及政策制定与市场信心。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