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2025 年属猪人健康保养:属狗人 2025 年人际运势-麦当劳的“金拱门模式”能给星巴克们抄作业吗?

adminddos 2025-08-01 20:30:14 3
2025 年属猪人健康保养:属狗人 2025 年人际运势-麦当劳的“金拱门模式”能给星巴克们抄作业吗?摘要: ...

界面新闻记者 | 李烨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麦当劳在中国的“金拱门”模式即将运行满8年。

8月1日,麦当劳中国发布了一份《金拱门八周年美好实践报告》,其中提到,在与中信资本联合体合作之后,其门店数量成长了3倍,超过7100家;增长速度由此前的一年开设新店200家左右,到如今的每年1000家。

今年,麦当劳中国还要把门店开到宁夏和青海,由此实现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的覆盖。2023年时,该品牌曾提出要在2028年开出一万家店,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在8月1日对界面新闻表示,“目前的进度很满意。”

2017年,麦当劳宣布和中信股份、中信资本、凯雷达成战略合作,成立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拱门”), 金拱门则成为麦当劳未来20年在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主特许经营商。2023年,麦当劳在金拱门的持股比例增至48%,而中信资本联合体继续持有52%股份,依然是金拱门的控股股东。

麦当劳中国在回顾“金拱门模式”时,用了“国际品牌+本地运营”来进行总结。

对于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外资餐饮品牌来说,这或许是一个行之有效的运行方式。目前,同样是来自美国的连锁咖啡品牌星巴克也在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们正在寻找拥有共同愿景和价值观的战略合作伙伴,正在对超过20个有强烈意愿的机构进行评估。我们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承诺不变,并希望保留中国业务相当比例的股权。”在该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说明会上,星巴克董事长兼CEO倪睿安说。

一定程度上,“金拱门”模式或许是这类品牌在中国发展的一个较优解。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不同于麦当劳等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1990年代初,外资品牌光环在中国消费者的认知中已经逐渐褪去。要进一步让中国消费者认可,则需要这些品牌更加理解消费者。此外,近年来中国消费市场变化迅速,本土品牌在扩张策略和产品创新上也更为大胆甚至激进,外资品牌过去成功的全球化标准模式,则难以完全套用在中国。

这些变化则需要外资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去全球总部化”。

张家茵在回顾“金拱门模式”的可取之处时,最先提到的一点是“金拱门拥有一个本土化的董事会”。在过去,麦当劳中国需要向位于芝加哥的全球总部汇报。而在“金拱门模式”中,汇报对象则变成了本地的董事会。

界面新闻查阅公开信息显示,目前金拱门中国的董事会成员中,董事会主席为中信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懿宸,董事长为张家茵。而张家茵还透露,从董事会整体配比上看,“有一半的董事都是中国人,有一半的董事则有中国背景且长期居住在国内。”

“因此我们可以更为高效地交换意见,分析市场洞察和局势,然后可以很快地做出判断。这种本土化的团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市场的脉搏,因此我们可以有效地交流不同的观点,达成决策。”张家茵对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

麦当劳中国首席执行官张家茵(图片来源:麦当劳中国)

例如在“金拱门”模式下,董事会成员共同决定了麦当劳中国所需要聚焦的策略,一个是开更多的店,去到下沉市场;一个是本土化的供应链,盘活中国本土供应商的资源并进行协作。

麦当劳中国能提升开店速率便是基于这个决策。

界面新闻从麦当劳中国了解到,目前麦当劳中国在中西部几个省区使用发展式特许经营模式,发展式特许经营商在一个区域可开设门店,同时根据麦当劳的标准来运营当地的餐厅业务,这种模式可以更好的适应当地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喜好。

张家茵透露,麦当劳即将进入宁夏和青海,就是以“发展式特许经营”去合作扩展的。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从这一角度看,当外资餐饮需要在中国市场寻求增量的时候,更为本土化的加盟模式是一个高效的方式。它在有所标准和控制的前提下,相对地“放权”给经营商,进一步提升了扩店效率。

另一方面,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格外重要的供应链,在“金拱门”时代也已完成了本土化的渗透。

《金拱门八周年美好实践报告》中提到,过去8年,本土供应商比例已提升到近60%,,本土食材采购率超90%。界面新闻获悉,过去一年,麦当劳中国的供应链采购量近80万吨,涵盖400多种食材和原材料。这种本土化的供应链构建,不仅能够帮助它进一步扩张市场——例如去到内蒙古和宁夏,还可以让麦当劳中国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包括星巴克和麦当劳在内的头部连锁餐饮品牌都面临一个挑战,即中国消费市场目前相对疲软的环境,以及本土品牌的冲击。其中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相较于新冠疫情爆发之前,中国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提升。而外资品牌想要适应这种变化的同时,保持健康的利润状态,则需要本土供应链的支撑。

如今在供应链本土化和规模效应的基础上,麦当劳中国能够进一步满足消费者“性价比”的追求,并且可以在不同细分场景中进行创新。比如它曾在去年 “粉丝大会”上宣布,2025年要加大超值优惠力度,提供四个超值项目,且不限时地全年提供。而从消费场景上看,在早餐时间段,麦当劳中国也推出了“咖啡+热食”的9.9元套餐,在同类品牌中有更强的吸引力。

事实上,无论是门店扩张、供应链本土化还是消费者需求的响应,也是星巴克等品牌目前所要攻破的增长关卡。

对这些品牌来说,“金拱门”模式最大的作用,或许是在本土资本的入驻后,本土管理团队拥有相对强大的话语权与决策权。由此,它能够盘活更多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业绩目标——远在西雅图或者芝加哥的总部团队,或许难以洞察到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喜欢吃什么样的汉堡,喝什么口味的咖啡。

“作为企业,应对消费者的变化需要有所回应。”张家茵在对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说,“例如最近中国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会考虑价格,会看这个东西是不是‘智商税’。那么我需要给他们一个短期的解决方案,快速回应;并且还需要判断,这种状态是不是长远的,如果是,那么长远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在这种节奏下,我们则能够有信心去长期的发展。”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