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业内消息显示,华安基金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学华卸任党委书记一职。与此同时,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已正式入职华安基金,接任党委书记,未来可能接任董事长,具体任命需待官方公告确认。
12年老将朱学华卸任,跨界高管徐勇接棒
朱学华的离任似乎预示着一个时代的落幕。2014年,他从上海证券转战华安基金,执掌公司12年。在其任内,华安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从721亿元飙升至超7497亿元,增长超10倍,累计分红超千亿元。在其领导下,华安基金打造了亚洲最大黄金ETF、首批公募REITs等创新产品,其倡导的“创新基因”与“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深刻塑造了公司发展路径。

接任者徐勇是资管行业的跨界资深人士,拥有保险与公募双重背景。他历任太保寿险高管、长江养老总经理,2022年执掌招商基金后,近三年时间推动公募规模增长近1500亿元,并强调“均衡发展”战略,主张头部机构需强化综合能力。

华安、海富通合并或进入倒计时:社保牌照成关键筹码
徐勇的到任,正处于华安基金历史性整合的关键时期。随着控股股东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完成 “世纪合并”,新集团 “证券” 面临公募布局超标的问题 —— 同时控股华安基金(51%)和海富通基金(51%),这违反了证监会 “一参一控一牌” 的新规,因此两家公募的整合势在必行。
不过,合并主导权的博弈可能出现 “蛇吞象” 的情况,海富通持有的社保年金牌照成为关键因素。根据规定,该牌照名称不可变更,这使得合并后的主体必须保留 “海富通” 品牌。若没有该牌照,海富通 “大概率会被出售”。
从规模来看,两者悬殊较大。Wind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 30 日,华安基金公募规模为 7495 亿,海富通基金资产规模为 2174 亿,华安是海富通的 3.4 倍;在公募产品数量上,华安基金有 285 只产品,海富通基金有 98 只产品,华安是海富通的 2.9 倍;从 2024 年净利润数据看,华安基金净利润 9.10 亿,海富通净利润 4.17 亿,华安是海富通的 2.18 倍。但华安品牌可能会消失。
据业内信息,合并将分三阶段推进:2025 年上报方案,2026 年华安旗下超百只产品更名为 “海富通”,2027 年完成组织调整。
整合挑战:百只产品更名、千人整合与业务重构
徐勇面临的整合难度极大,堪称 “地狱级”。首先,品牌切换工程浩大,华安基金超 7400 亿元资产需要更名,涉及二百余只产品召开持有人大会,流程可能耗时一年。其次,存在人员冗余风险,华安与海富通员工总数达 887 人,其中,华安基金 532 人 , 海富通基金 355 人,投研、运营等部门重合度高,裁员与架构重组压力巨大。再次,存在业务互补难题,华安以权益投资见长,股混产品合计规模 1865.57 亿元,海富通则以固收为支柱,合并后需要平衡资源侧重。
若整合成功,新公募规模将达 9669 亿元,全部资产规模可跻身前十,并依托社保牌照抢占养老金市场高地。
此次徐勇入职华安基金并接任党委书记,未来若正式担任董事长,无疑将面临诸多挑战。他不仅要带领华安基金在现有市场竞争中持续发展,还需应对可能到来的基金公司合并事宜。我们将持续关注华安基金在新领导班子下的战略方向,以及两家公司合并的最终走向。
备注:本文由AI辅助,根据wind数据整理而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