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生肖虎流年运气走势:在线测算事业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人民日报关注:广东佛山全力阻击基孔肯雅热

adminddos 2025-07-30 08:23:15 3
生肖虎流年运气走势:在线测算事业运势www.jixiangqiming.vip:-人民日报关注:广东佛山全力阻击基孔肯雅热摘要: ...

2025年7月23日,广东佛山,顺德区乐从医院,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消杀作业。视觉中国 图

7月的广东佛山,基层社区正在阻击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会在蚊子体内繁殖,蚊子再叮咬健康人时就会传播病毒。人感染基孔肯雅病毒后,潜伏期为1—12天,3—7天较为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多为轻症,对症治疗即可。由于该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暂未发现人传人病例,因此遏制疫情传播的重点在于防蚊灭蚊。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介绍,南方部分地区仍处于控制疫情的有效窗口期,及时采取有效迅速的措施,能阻止感染风暴的进一步形成。

网格化管理,点对点宣传防蚊知识、发放防蚊物资

我国今年首例基孔肯雅热报告社区是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腾冲社区。

在腾冲社区居委会大厅,蚊香成箱堆放,桌上还摆放着杀蚊烟片、驱蚊花露水、防蚊喷雾等。社区居委会主任陆培浩的办公桌上摊放着最新修订的防蚊宣传册。他告诉记者,自发现首例病例后,“防蚊战”就没停过。陆培浩介绍,社区已为每家每户免费配备防蚊物资,工作人员外出排查前也会进行防护。

腾冲社区2171户被划分为20个大网格和74个小网格,防疫工作以网格为基本单位开展。每个网格会安排一名健康管理人员,以网格为基础科学调配人力。防疫工作组被分为入户组和孳生地清理组,前者负责入户排查隐患,后者负责环境消杀及孳生地清理工作。入户组有30人,被分成10个小组,每组由1名村民带路,搭配2名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进入所负责网格的居民家中,点对点宣传防蚊知识,并排查水生植物、积水容器等隐患,发现小型蚊虫孳生点后当场清理,大问题则拍照反馈给孳生地清理组,同时根据需要发放防蚊物资。孳生地清理组同样由30名工作人员组成,分成5个小组,配备6台拖拉机转运杂物,根据入户组反馈的问题精准消杀清理。

记者跟随入户工作人员走进居民刘女士家,蚊香气味扑面而来。这是一栋4层楼房,从底层到楼顶天台均点着蚊香。刘女士说:“家里最近24小时都保持这样的状态,一天至少要换好几盘蚊香。”一旁的入户工作人员仔细检查楼上楼下每个角落,查看是否有瓶罐积水情况,确认刘女士无不适状态,做好记录才离开。

陆培浩介绍,经过不懈努力,社区防蚊成效渐显,暂未发生聚集性病例。

制定救治应急预案,接诊后实施闭环管理

为有效应对基孔肯雅热疫情,佛山市指定5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作为定点收治医院,3696张防蚊隔离床位严阵以待。

7月28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前往发热门诊的路上清晰可见“基孔肯雅热(留观区)”就诊导引牌。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白红莲介绍,多数合并发热、皮疹、关节痛的市民,会先前往发热门诊或对应专科(皮肤科、骨科等)就诊。接诊医生若考虑患者存在基孔肯雅热风险,会立即开具血清检查单,快速辨别并安排核酸检测。患者抽血后需在留观区等待结果,阴性者可离院,阳性者则会被转诊至感染科安排住院。记者留意到,从患者进入医院到完成抽血移至留观区,整个过程衔接顺畅,用时不到半小时。

独立留观区内,不少患者正耐心等待检测结果。因检测需要3小时左右,留观室还配备了无线网络、共享充电宝、休息床位等。白红莲介绍,为提高检测效率,医院实行一天6轮检测(每4小时一次),最大限度缩短患者滞留时间,尽快明确诊断结果。

在感染科隔离病区,走廊内外都安装了固定的纱帘、纱门,病房内统一悬挂着网孔细密的蚊帐。

住院第四天的梁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就诊经历。她7月24日发现红疹和关节痛,第二天就来医院了,确诊后医护人员全程引导住院,入院第二天症状开始好转,现在体温正常,关节也不怎么疼了。她说:“根据医护人员的监测,我有希望在一周内出院。”

白红莲介绍,针对基孔肯雅病毒尚无特效药,治疗以对症为主,如发热,可以按需服用退烧药;关节疼痛,可以使用止痛药。多数患者病程在7天以内,出院需要满足症状消失、核酸转阴等要求,极少数高龄患者需结合核酸结果延长观察时间。“只要做好防蚊灭蚊、及时就医即可,不用恐慌。”白红莲说。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姜骏介绍,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后,医院快速成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小组和院感防控小组,制定救治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方案和院感防控指引。在病例救治环节,从患者接诊、开单检查、留观、入院到转运,实行闭环管理。感染科和儿科备有90张床位,后续还有200张随时可用。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首例基孔肯雅热患者7月9日入院,截至7月29日累计入院140例,出院88例。医院与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三级传染病医院)、顺德区乐从医院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重症患者会转至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轻症患者按需转至下级医院,专人专车无缝衔接,没有出现床位不够的情况。

全面攻坚、持续发力,全力压倒疫情发展势头

截至7月26日24时,今年广东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目前,已治愈出院和解除医学观察3224例。

7月29日,广东省召开疫情防控和三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正处在集中攻坚的关键期,前期快速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但做好防疫工作仍面临复杂严峻挑战。要坚持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全面攻坚、持续发力,全力压倒疫情发展势头。要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进一步强化防蚊灭蚊,坚持全民动员,广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做好医疗救治。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传染病防控领域首席专家何剑峰提示,患有代谢性疾病的老人、孕妇等重点人群需特别注意。大众一旦在佛山、广州等地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切勿拖延。

何剑峰说,作为一种蚊媒传染病,只要有孳生环境,就能快速传播。我国南方地区正值高温多雨季节,非常适合伊蚊繁殖。很多广东居民喜欢在房前屋后、阳台上种植水生植物,也为蚊子孳生提供了环境。与登革热相比,基孔肯雅病毒在蚊子中复制速度快2—3倍,大大加快了蚊子从叮咬感染者到传播病毒的时间。因此,今年夏天基孔肯雅热较为突出且传播速度更快。

【服务窗】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关键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

贺林平

应对基孔肯雅热这一感染性疾病,需要重点关注哪些人群?日常如何做才能防止感染?不小心感染了怎么办?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林炳亮。

“需要重点关注重症高风险人群,包括65岁及以上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林炳亮提醒,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请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不用过分担心。林炳亮介绍,防控的关键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因为传播媒介伊蚊依靠在各类积水容器中产卵繁殖,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他解释,首先要重点排查房屋花园、阳台等地,及时清理积水。居家发现有成蚊时,可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安全科学的方式灭蚊。安装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外出时穿长袖长裤,或在裸露皮肤上喷涂有效驱蚊剂,减少被叮咬风险。

不小心“中招”了,怎么办?林炳亮建议,无论哪种疾病,体温超过39摄氏度时均需积极降温,并予以液体补充,预防脱水;在重点观察的同时做好隔离与防护,特别是发病后5天内(病毒血症期)需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蚊子再次叮咬后传播给他人。

林炳亮特别提醒,无论是感染登革热还是基孔肯雅热,降体温时要注意禁用阿司匹林,这种药物可能诱发登革热出血、加重基孔肯雅热关节损伤。“建议优先选择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与感冒药尽量不要叠加使用”。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