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ddos

频繁换手,牛市巨亏!建信中国制造2025基金经理孙晟:失位的舵手与模糊的罗盘

adminddos 2025-07-28 14:08:47 1
频繁换手,牛市巨亏!建信中国制造2025基金经理孙晟:失位的舵手与模糊的罗盘摘要: ...

  来源:资管网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中不乏结构性机会,但建信基金旗下由孙晟执掌的“中国制造2025”基金(A类:001825)却交出了一份令人失望的成绩单——年初至今亏损高达15%,大幅跑输同期偏股基金指数及沪深300等核心市场基准。更令人忧虑的是,深入分析该基金持仓变化,其操作策略呈现“追逐热点、频繁换仓”的明显特征,策略模糊性已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

  01  业绩崩塌:长期疲软,年内溃败

  作为一只主题型基金,“建信中国制造2025”理应深耕高端制造领域。孙晟执掌该基金已逾7年,但长期业绩并未展现出应有的竞争力。

  截至今年7月底,该基金年初至今净值下跌约15%,远超同期偏股基金平均跌幅及表现,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几乎垫底。拉长来看,近3年亏损38%、近5年亏损9%,业绩均未能显著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如果说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避免,那么持续的跑输则暴露了更深层次的管理问题。

  02  重仓股高频切换:迷失的“中国制造”航向

  真正揭示该基金困境的核心在于其令人费解的持仓变动。

  回溯近一年报告期,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名单每季均出现巨变,部分季度更换数量多达6-7只,换手率畸高,远超同业平均水平。

  基金经理孙晟频繁追逐市场热点,持仓风格呈现明显的“追涨”特征。其中,2024年四季度前五大重仓股、平高电器、许继电力、;今年一季度变成了和美的集团;二季度则变为科泰电气、、润建股份,几乎鲜有重合。策略稳定性荡然无存:持仓在“成长”与“价值”、“新兴”与“传统”之间剧烈摆动,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主题定位早已名存实亡。

  03  追涨杀跌:代价高昂的投资困局

  如此频繁且无方向感的交易背后,是三重伤害:

  巨额交易侵蚀收益:高频交易带来高昂佣金、印花税及冲击成本,直接吞噬基金净值——该基金当年交易费用占资产净值比例较高,间接成为业绩的“隐形杀手”。

  高位接盘风险陡增:追逐短期热点的本质往往是高位承接,一旦热点退潮或风格切换,极易面临大幅回撤。

  彻底丧失阿尔法能力:策略失焦意味着投资完全依赖市场整体表现,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价值被彻底稀释。

  04  失位的舵手与模糊的罗盘

  作为拥有多年基金管理经验、管理资产规模近20亿元的基金经理,孙晟对“建信中国制造2025”基金的现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核心困局是策略框架的缺失。我们无法评价其投资理念、选股标准与风控纪律。操作呈现的投机倾向,与基金契约中“把握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长期愿景背道而驰。作为基金经理,孙晟明显存在职责缺失。主题基金天然波动较大,更需严密风控,而高换手率恰恰证明其忽视了长期持仓的安全边际与估值保护。

  持有该基金的投资者,不仅承受市场波动之痛,更因策略混乱与高昂摩擦成本遭受了额外的损失。

  05  沉痛教训:投资者应规避“无舵之船”

  建信中国制造2025基金的困境向市场发出了警示。

  投资者应当警惕策略模糊的基金经理。若基金无法清晰阐释其长期有效的操作逻辑,历史业绩亦呈现大起大落或持续低迷,投资者务必保持高度审慎。

  投资者应仔细阅读年报,关注“基金费用”部分特别是“交易费用”的占比——这一数据能直接反映基金经理交易是否过度。费用畸高往往是追涨杀跌的佐证。

  坚守纪律是资管行业的灵魂。无论市场风格如何轮动,一套成熟稳定、具备逻辑一致性的投资框架才是资产管理的立身之本,这也应当是每一位基金经理的职业底线。

  “中国制造2025”承载着国家产业升级的宏大蓝图,但孙晟管理的这只同名基金却在主题迷失与策略混乱中辜负了投资者期待。资产管理者的价值不在于预判每一轮风口,而在于严守能力圈,在认知范围内寻找优质企业,为持有人创造稳定回报。

  当基金管理失去原则、沦为无序的热点轮动游戏之时,投资者的财富离被保护便愈发遥远了。

  同泰基金的“万点论”很夸张吗?  总经理马俊生独家回应:锐气在5000点之后

  集团累计被执行超超45亿元——中国传统制造的困境缩影

  八十年美元霸权即将终结  国际金融正在构建新的规则与伦理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