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的茶(2150.HK)作为“新茶饮第一股”,近期深陷食品安全问题舆论风波之中。
2025年6月21日,有消费者在冲泡奈雪的茶去年1月生产的小盒茶“九窨茉莉龙毫”时,发现茶包内竟有一整只青蛙的尸体。由于该小盒茶中有晒干的茉莉花,青蛙尸体与花朵颜色相近,泡茶时很难发现。当事人直言:“太恶心了,差点喝进嘴里。”
6月23日,据报道,奈雪相关负责人称,公司高度重视此事,已和消费者协商处理完毕。绍兴市上虞区市监局已介入调查后。
二级市场上,奈雪的茶股价并未受到太大影响。截至6月23日收盘,其股价报1.15港元/股,涨幅为0.88%,总市值为19.61亿港元。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奈雪的茶创立于2015年,2016 年获得首轮融资,2017 年开启全国城市拓展计划,2018 年完成数亿元 A + 轮融资,同年海外首家门店在新加坡开业。2021 年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 A1 表,并于 2021年6月3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新茶饮第一股”。
截至2024年,奈雪的茶的门店数量由2023年末的1655家增加143家至1798家,其中直营门店1453家,加盟门店345家。
这并非奈雪的茶首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2024年4月,有消费者在浙江台州青悦城奈雪的茶PRO店购买的奶茶中发现两只苍蝇。此前新华社曾曝光奈雪的茶北京西单店、长安商场店等多家门店存在食品加工卫生环境脏乱、食品原材料变质、篡改标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
黑猫投诉 平台上,关于奈雪的茶相关投诉信息达1400余条,其中主要涉及吃出异物、产品或配料变质等质量问题,以及现金券过期不退款等服务问题。投诉内容显示,消费者曾在奈雪的茶饮品、甜品中发现苍蝇、蟑螂、指甲、头发、虫卵等异物。同时,更有多位消费者投诉称相关产品在保质期内却出现变酸、风干、发霉、腐烂等问题。
近年来奈雪的茶屡陷食品安全风波,而此次“青蛙事件”也对奈雪的茶的品牌声誉造成了严重冲击。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极为关注,而奈雪的茶屡次出现类似问题,无疑让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和管理能力产生了质疑。尽管奈雪的茶在事件发生后迅速与消费者协商处理,但这种“事后补救”难以完全挽回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不仅如此,奈雪的茶的供应链模式以代工为主,在此次“冲泡出青蛙尸体”事件中暴露了潜在的质量控制漏洞。一只青蛙能“潜伏”在去年的茶包里,最终泡进消费者的杯子,这中间要闯过多少关?原料采摘、加工生产、包装运输、出厂检验……任何一个环节认真把关,都不该让这么大的异物混入。奈雪初期回应“供应商周末休息,周一联系”的态度,更显得推脱和冷漠,伤了消费者的心。
去年亏损超9亿元
品控失守,奈雪的茶在经营业绩上的表现也并不乐观。在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瑞幸等对手业绩突飞猛进之际,奈雪的茶控却节节败退。
财报显示,奈雪的茶2024年营收为49.2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1.64亿元下降4.7%,净亏损达9.18亿元,成为蜜雪集团、古茗、茶百道、霸王茶姬等五大头部茶饮品牌中唯一由盈转亏的企业。亏损主要源于消费市场疲软、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单店利润下滑,以及关闭部分不及预期的门店产生闭店损失等。
2024年奈雪的茶因市场压力与经营策略调整,奈雪的茶关闭了超过200家门店,其中直营门店关闭数量121家,年关店率高达10%,远高于以往年份的2%。关店主要集中在二线及以上城市,尤其是华东地区。尽管公司通过加盟模式缓解了扩张压力,但若加盟门店质量控制不佳,可能进一步影响品牌口碑和盈利能力。
具体来看,奈雪的茶2024年来自直营门店的营收为41.5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6.92亿元减少5.33亿元,下降幅度达6.3%;来自瓶装饮料的收入为2.9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66亿元增长0.8%,占营收的比重为6%;其他的收入为4.69亿元,占比为9.5%。
财报显示,奈雪的茶2024年来自直营门店的每笔订单平均消费额为26.7元,上年同期为29.6元;每间茶饮店平均每日订单量为270.5单,上年同期为344.3单。不难看出,客单价、日均订单量均出现了下降。
需要警惕的是,奈雪的茶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由2023年的8.29亿元下跌75.7%至2024年的2.02亿元,为上市以来最低。
新茶饮赛道竞争激烈
事实上,奈雪的茶的高端定位在消费降级和价格战加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脆弱。2024年,蜜雪冰城凭借极致性价比迅速扩张,加盟店占比超过90%,而奈雪的直营店占比仍高达80%,导致其成本控制难度大,盈利能力弱。
目前,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奈雪的茶在新茶饮赛道面临性价比品牌下沉围剿,蜜雪冰城以5-10元价格带覆盖下沉市场,截至2024年底门店数超3万家,上市后凭借“万店规模+低价供应链”优势,市值稳居行业第一,其2024年推出的“冰淇淋红茶3.9元”“柠檬茶4元”等产品,而其他新茶饮品牌也密集推出低价产品(如9.9元果茶系列),奈雪核心单品价格带(20-30元)市场份额被稀释,单店利润空间收缩。
奈雪的茶在新茶饮市场中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相比之下,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则凭借加盟扩大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其在上市后更是在资本市场爆火,股价一路上涨。而反观奈雪的茶,在资本市场上,2025年3月10日,奈雪被深交所调出港股通标的名单,当日股价盘中暴跌25%,收盘报1.3港元,跌幅20.7%。自2021年上市以来,股价连续四年下跌,长期处于破发状态,较历史最高点18.98港元跌幅超93%,截至2025年6月24日,其市值缩水至不足20亿港元,显著低于蜜雪冰城(2000亿港元)、古茗(超500亿港元)等同行。
今年以来,奈雪的茶也在经历高管层的变动。2025年4月1日晚间,奈雪的茶发布董事会人员变动公告,公司非执行董事马焱俊因其他工作安排,已提呈辞任非执行董事;3月14日,非执行董事魏国兴辞任;2月26日,奈雪的茶宣布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邓彬离职。邓彬是奈雪的茶的“三号人物”,在公司任职近10年,主导了门店拓展和数字化管理等工作。
奈雪的茶曾凭借其创新的产品、精致的体验和持续的市场扩张,成为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市场的领军品牌之一。然而,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情况,其在成本控制、质量管理和市场策略调整方面仍需持续努力。(《理财周刊-财事汇》出品)
免责声明:文章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吉祥起名网 吉祥起名网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少儿武术 苏州武术 苏州少儿武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