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过去两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高于投资和出口贡献之和。继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促消费文件中首次提出稳住股市、丰富债券投资产品等举措,确立资本市场财富效应对消费的支撑作用后,近日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再次针对该问题提出细化落实方案,即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强化金融服务,对资本市场提出多项重点举措。
该意见首先从需求端着手,强调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强消费信心和能力,培育消费需求。其次从供给端发力,提出扩大消费领域金融供给,包括加大债券市场融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股权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基础设施发行公募REITs等。这相当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循环,通过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同时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促进消费。资本市场在促消费方面扮演着重要作用,是推动消费增长的加速器和稳定器。居民只有有了财产性收入和更高的工资性收入,钱袋子鼓起来,才愿意消费、能消费、敢消费。此前专项行动方案将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列在七大行动首位,明确提出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以及具体措施。此次《意见》进一步强调健全投资和融资协调发展的资本市场功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创新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业务,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
当前提振居民工资性收入存在较大困难,尤其是很多民营企业经营压力大,提高工资会进一步增加成本。因此,当前提振居民消费的重点是提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居民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投资和资本市场投资,但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很多城市供过于求,房价上涨预期大大减弱,通过提振楼市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可能性不大,稳住楼市主要是推动楼市止跌回稳,很难出现上涨。所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任就落在了资本市场身上。资本市场可以为居民提供满足其多元化需求的投资渠道。在权益类产品方面,当股市上涨时,投资者的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增值产生财富效应,会提升消费意愿和能力。例如去年9月24日市场大涨后,十一国庆期间消费大幅增长,就受益于股市大涨带来的财富效应。随着债券基金、公募REITs等产品不断丰富,投资者也可以通过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获得持续收益,转化为稳定消费的现金流。因此,当前推动股市回升、持续活跃资本市场意义重大,这是破局的关键,也是提升我国居民消费最有效的手段。
资本市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引入更多中长期资金以提高定价效率和长期发展动力。吸引居民储蓄大转移是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重要方面。一方面,以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个人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资金入市,扮演了中长期资金的角色;另一方面,很多居民通过买基金入市,也为中长期资金做出了重大贡献。过去四年我国居民存款增加近60万亿,大量存款沉淀,难以起到提振经济的作用。而吸引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能让很多投资者通过买基金入市或直接开户入市,起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只有资本市场走出牛市,让之前买股票、买基金的投资者赚到钱,才会吸引更多居民储蓄转移。当前资本市场已有一定起色,上证指数从去年低点回升近千点,上涨幅度超过20%。因此,要抓住当前良好开局,采取有力措施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走强,提高市场财富效应。国家队在市场下跌时果断入场,起到了托底作用。现在市场开始回升,可进一步向上拉升形成上行趋势,而机构投资者也要做中流砥柱,进一步提升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从而推动这轮牛市走得更远。这将成为促进消费最重要、最有利的手段。
该意见的印发体现了中央推动扩大高质量消费增长的决心,能够助力释放消费增长潜能,有利于提振市场情绪。当前正处于第四次科技革命之中,人工智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方面,以人形、无人驾驶、芯片半导体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向仍具有较强的投资吸引力。下半年科技牛行情有望延续,这将带动市场赚钱效应提升,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入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处于吸引轮行情的开始,要因势利导,进一步增强投资者信心,推动资本市场走出慢牛行情,这将是提振消费最有效的手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