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2025年8月18日,美国华盛顿,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视觉中国 图
在8月18日举行的美乌欧白宫会晤中,德国总理默茨重申希望俄乌先停火再谈判,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场质疑“是否有必要”。他说,如果能停火,那当然很好,但他“解决”的“六场战争”中,没有一场是先停火的,“我们都是直接进入谈判”。
特朗普当时没有详述他解决的是哪六场战争,但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解读。据《环球时报》报道,特朗普曾称其政府帮助解决了以色列与伊朗、刚果(金)与卢旺达、柬埔寨与泰国、印度与巴基斯坦、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埃及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冲突,而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冲突是他希望结束的第七场。
特朗普的支持者认为,他的行动值得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这正是特朗普多年来一直追求的。
英国《卫报》则评论称,所谓的“和平协议”大多被夸大了,甚至在一些情况下与实际情况存在矛盾,例如刚果(金)和卢旺达支持的武装力量在本月12日错过了在多哈签署和平协议的最后期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特朗普的“六场战争”协议中,有些更接近于停火,而非永久结束长久争端的和平协议。
美国媒体Axios报道称,如果算上特朗普的第一任期,特朗普确实在六场冲突中至少促成了临时或部分协议。当该媒体向特朗普及白宫发送其提到的冲突名单,以确认这就是特朗普所说的“六场战争”时,一名发言人予以确认,并补充了第七场冲突。然而,有两场冲突可追溯到特朗普的首个任期,而且其中一项(埃塞俄比亚与埃及之间)实际上并未签署协议。
特朗普为何如此执着于“和平缔造者”的角色?8月19日,特朗普在福克斯新闻频道《福克斯与朋友们》节目中表示,自己推动结束俄乌冲突的“最新以及最真实”的动机是担心自己死后可能无法进入天堂。“如果可能的话,我想努力进天堂。听说我表现不佳。(通往天堂的资格排序中)我现在真的处于最末位。”
以下是特朗普声称已经结束的冲突以及目前的实际进展。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
本月初,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领导人在与特朗普会面后签署了《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关于建立和平与国家间关系的协议》文本。
两国政府于8月8日发布的声明说,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帕什尼扬当天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晤,见证两国外长草签上述协议文本,两国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以最终签署并批准该协议。
有评论称,虽然这并非一份和平协议,却是外高加索地区爆发族群冲突以来,双方首次作出的相关承诺。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归属问题爆发战争。虽然两国1994年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但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也有分析认为,两国实现持久和平依然困难。阿塞拜疆继续要求亚美尼亚修改宪法,删除对有争议的纳卡地区的相关表述。早在2023年,该地已完全被阿塞拜疆接管。同时,阿塞拜疆以安全为由仍占据亚美尼亚部分领土,而两国尚未就共同边界达成协议。目前,两国边界依然封锁,外交关系也处于中断状态。
泰国和柬埔寨
特朗普近期宣扬的另一场“胜利”发生在东南亚。针对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冲突,他以征收关税为威胁,迫使两国停战。
7月24日,泰国与柬埔寨在边境地区发生冲突,造成上百人伤亡,逾10万民众被疏散至安全区域。7月26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当天分别与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泰国代理总理普坦通电话,称只有结束边境冲突,美国才会考虑与两国达成贸易协议。他强调,如果两国继续冲突,美国不想与任何一方达成协议。特朗普还提到,泰柬两国领导人同意“立即会面并迅速达成停火协议”,希望与美国重回“贸易谈判桌”。
8月7日,泰柬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两国边界总委员会特别会议上就停火细则达成共识并签署协议。两国同意维持军队部署现状,承诺不再向边境增兵。
CNN评论称,和平结果并非由特朗普单独促成,而是在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推动下达成的。8月14日,泰国外长玛里在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会谈时,高度赞赏中方客观公正立场和为推动局势降温发挥的建设性作用。
洪玛奈提名特朗普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以表彰其“非凡的政治家风范”。而批评特朗普做法的人士表示,尽管战斗已经停止,但他的干预并没有解决冲突的根本问题。“外交官”网站发表分析文章,批评特朗普的表演式外交,称“通过贸易威胁向东南亚领导人施压,是最糟糕的交易式和平建设。它或许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损害了当地对冲突解决的自主权。如果和平是外部压力而非内部对话的结果,那么它本质上就很脆弱。”
刚果(金)与卢旺达
据新华社报道,刚果(金)与卢旺达6月27日在华盛顿签署全面和平协议,承诺结束长达30年的冲突,推动非洲大湖区和平与稳定。7月19日,在卡塔尔斡旋下,刚果(金)政府与该国反政府武装“M23运动”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就结束冲突签署一项原则声明,声明内容包括冲突双方立即停火,并承诺继续谈判,目标是在8月17日最终达成全面和平协议。
刚果(金)至今有100多个武装组织活跃,其中一些强大的组织被认为得到卢旺达的支持,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已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由卢旺达支持的反政府武装组织“M23运动”是当前冲突中最具实力的武装团体,今年年初,其在刚果(金)大举进攻,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卢旺达则坚称自己是在捍卫本国利益,并未支持“M23运动”。
尽管特朗普称这一协议是“一场辉煌的胜利”,但此后关于全面和平协议的谈判陷入停滞,战斗仍在继续。当地时间8月12日,刚果(金)国防军发言人西尔万·埃肯格发布声明,指责“M23运动”违反停火协议,向刚果(金)武装部队在北基伍省和南基伍省的阵地发动多次袭击。刚果(金)武装部队谴责称,这是对多哈原则声明的故意和公然违反。
“M23运动”则表示,刚果(金)国防军对人口稠密地区进行系统性攻击,导致平民伤亡和大量人口流离失所,加剧人道主义危机。“M23运动”还指责称,伴随着大规模部队调动和军事装备运输,刚果(金)政府故意挑起紧张局势,破坏正在进行的和平进程。
伊朗和以色列
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境内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实施“先发制人打击”,伊朗当晚还击。冲突爆发后,双方发动多轮互袭。美东时间6月23日,特朗普宣布以伊就“全面彻底停火”达成一致,两国24日均表示接受停火方案,12天的冲突渐告一段落。
特朗普表示,美国发挥了斡旋作用。他在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写道:“能够摧毁所有核设施和核能力,然后停止战争,这是我的无上荣幸!”
美军在6月21日发起“午夜之锤”打击行动,宣称“摧毁”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白宫称,袭击挫败了伊朗的核计划,并降低了进一步冲突的风险。
《纽约时报》评论称,尽管伊朗和以色列并未质疑美国发挥的作用,但停火持久性仍然成疑。目前,美伊核谈判已经中断,而以色列仍将伊朗的核设施和核研发能力视为威胁。
印度和巴基斯坦
5月7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后,印度军方对巴基斯坦境内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多处目标发动军事打击,巴方随即反击并称击落了多架印军战机,这是自2019年以来印度首次对巴基斯坦采取军事行动。
《参考消息》援引彭博社报道称,在印巴两国半个世纪以来最激烈的4天交火以及一些核威胁之后,特朗普5月10日宣布,在美国的斡旋之下,两国已同意“全面立即停火”。
针对特朗普所谓美国促成印巴停火的说法,印度承认美国在调停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表示是通过与巴基斯坦直接谈判才结束了冲突。巴基斯坦否认印度的说法,感谢特朗普帮助结束冲突。
CNN报道称,特朗普声称自己“结束了一场战争”的说法是选择性叙述。实际上,协议十分脆弱,且并未解决引发印巴两国冲突的领土争端。
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特朗普首个任期)
多年来,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一直因埃塞俄比亚在尼罗河上修建的“复兴大坝”(GERD)而处于外交对峙状态。埃塞俄比亚执意完成复兴大坝的蓄水,埃及担心这将威胁其供水。
复兴大坝位于尼罗河两大源流之一的青尼罗河上,靠近埃塞俄比亚与苏丹边界。三国围绕用水权分配、大坝运营规则等问题发生争执,至今未能达成解决方案。2020年2月,在特朗普政府的主持下,埃及、苏丹以及埃塞俄比亚就大坝项目进行了谈判。
在谈判后,埃及签署了草案,而埃塞俄比亚却选择了放弃。埃塞俄比亚方面表示,在这场“谈判”中,美国有意偏向埃及。此后,美国暂停了对该国的部分援助项目并宣布实施制裁。
白宫在接受Axios采访时表示,这应被视为特朗普“解决的一场战争”,尽管实际上既没有战争,也没有达成和平协议。特朗普声称,如果他不介入,本可能会爆发战争。
目前,埃及和埃塞尔比亚两国仍在就复兴大坝的合理使用进行谈判。今年7月,埃及指责埃塞俄比亚缺乏政治意愿推动达成协议。埃及政府在一份声明中称,大坝的建成“违反了国际法”,体现了“埃塞俄比亚寻求实现水霸权的意识形态”。
科索沃和塞尔维亚(特朗普首个任期)
2020年9月,特朗普政府曾参与斡旋科索沃和塞尔维亚两国一项有限的和平协议,即所谓的《华盛顿协议》。据《参考消息》此前报道,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科索沃总理阿卜杜拉·霍蒂当年在白宫签署一份经济协议,被认为有助于解决这一欧洲最为棘手的地区冲突。
特朗普当时在椭圆形办公室宣布:“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承诺推进经济关系正常化。曾有过很多争执,现在则有很多爱。经济能让人们聚集在一起。”他还表示,在他之前“没有人做过此类尝试”。
报道称,尽管白宫宣称这份协议“具有历史意义”,但是该协议并不能解决这两个巴尔干国家之间深刻的政治纠纷。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战争结束后,科索沃于2008年宣布独立,但是塞尔维亚对此不予承认。两国目前仍未建立外交关系。此外,两国最近的关系正常化努力更多地涉及到欧盟,而不是特朗普团队。
6月27日,特朗普声称自己阻止了两国爆发冲突,他说:“塞尔维亚与科索沃本来要开战,会是一场大战。我说你们要是开战,就别想跟美国做生意。他们说,那我们可能不开战了。”
牛津大学历史教授玛格丽特·麦克米伦表示:“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并未交战或互相开火,因此这不是一场要被终止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