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房地产网

中房报记者 梁笑梅 北京报道
“两年前还被视为‘创新突破’的设计,如今已成市场标配;曾经只属于顶级豪宅的配置,现在普通住宅也能拥有。”
8月19日,以“万物生长信心的力量”为主题的“2025第十五届中国城市发展及房地产创新大会”在北京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房地产报主办。会上,龙湖龙智造CEO顾修铭的发言揭示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产品“平权化”浪潮。
在顾修铭看来,过去“好房子”是少数奢侈的代名词,今天,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与消费者需求升级,优质居住体验正加速向更广泛的产品层级渗透,这场由“卷产品”驱动的行业洗牌,不仅改变了开发商的生存逻辑,也重新定义了“好房子”的内涵。
顾修铭表示,龙湖在北京昌平落地全国首个“好房子”示范项目时,许多设计细节面临审批与认知挑战,“比如一楼不做住宅改为业主共享空间,是否计入容积率;风雨连廊、社区会所等配置当时还被认为是‘擦边球’或‘超配’”。他坦言,彼时团队还需反复沟通、说服各方,才能推动创新落地。
然而短短两年时间,这些曾被视为“先锋”的设计已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第四代住宅的理念——空中庭院、垂直绿化、公共空间共享已从试点走向主流,从一线城市蔓延至二三线城市。”
这种变化背后,是“好房子”政策导向与市场残酷竞争的双重推动。
“产品不行真卖不出去。”顾修铭直言,在库存压力与购房者日益专业的眼光面前,开发商不得不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产品打磨中。
最让顾修铭感到触动的是优质配置的“下沉”趋势。“过去,风雨连廊、精装大堂、社区会所是‘顶豪’的专属标签,用以区分产品等级,就像汽车品牌用配置划分入门款与旗舰款,但现在北京的中端项目也开始标配这些元素了。”
这种产品“平权化”现象正在打破居住资源的阶层壁垒。“以前花高价未必买到好产品,现在即便预算有限,也能享受到过去只有顶级项目才具备的居住体验。”顾修铭认为,这是“好房子”行动带来的最大民生价值——让更多普通人以合理价格,获得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他顺势做了个类比:“这跟中汽车的崛起很像。以前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是豪华车的‘专利’,现在国内新能源的品牌,已经把它们下放到10万元级车型里,倒逼传统豪华品牌跟着调整。现在的住宅市场也一样——好产品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市场竞争的‘基础门槛’。”
面对行业的深度调整,作为民营房企代表的龙湖,选择了更为审慎的发展路径。顾修铭透露,龙湖近期拿地也很谨慎。“子弹有限,必须打得更精准,容错空间更小。”
与此同时,龙湖正大力拓展轻资产业务。“我们也在做代建、城市更新服务。”顾修铭介绍,通过“龙湖龙智造”平台,龙湖正把自己在建造运营以及数字化等方面的核心能力“输出去”,帮助政府和合作方提升项目品质,实现“不靠高杠杆也能创造价值”。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应对周期的策略,更是未来房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未来的赢家,是拼产品力、服务力和运营效率的综合比拼。谁能持续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好房子,谁就能穿越周期,赢得长期信任。”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