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六月财运:八字看早婚晚婚-买完银行买同行!险资扫货凶猛,举牌数超去年全年

adminddos 3 0

  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走在了前列。

  贝壳财经记者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及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8月19日,今年以来险资已举牌29次,已超2024年全年水平。同时,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均在有序推进,合计规模超2220亿元。此外,还有保险资金参与创新企业的A轮融资,发挥耐心资本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险资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一方面有助于增厚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减缓利率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

  险资年内举牌29次 银行股H股最受青睐

  进入2025年,险资举牌依然延续活跃趋势。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19日,险资已举牌29次,涉及23只个股,这其中,H股就占了18只,而银行股H股又成为了险资举牌的主力。

  具体来看,平安人寿成为今年险资举牌的主力,总计举牌9次,其中8次举牌都是银行股H股。年初至今,其已分别举牌了3次H股、3次H股及2次H股。

  以邮储银行H股为例,今年1月份,平安人寿托管资金举牌了邮储银行H股,于1月8日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5%。随后的5月份,平安人寿再度举牌邮储银行H股,投资股票于5月9日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10%。8月份,平安人寿第三次举牌邮储银行H股,且投资股票于8月8日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15%。

  除此之外,今年以来还有多只港股银行股被举牌,如民生人寿举牌了H股、瑞众人寿举牌了H股、弘康人寿举牌了H股等。

  一位资深保险资管人士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从去年起险资涌现举牌潮且偏好举牌银行股H股,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银行股股息率较高,超过同期国债收益率;其次,H股银行股比A股银行股便宜,股息率也较A股高,2022-2024年,H股银行股股息率高达6.09%;第三,在新会计准则下,高股息股票计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能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利润表波动,符合险资稳定报表的需求;第四,监管部门持续倡导上市公司提高分红比例,叠加保险资金投资政策优化,促使险资加大对高股息资产的配置;最后,险资举牌银行股还可以与被举牌的上市银行形成协同效应,促进银保业务的合作发展。

  除此之外,药H股、港华智慧能源H股、环保H股、H股、H股、大唐新能源H股等也得到了险资的举牌。A股方面,举牌了,中邮人寿举牌了,信泰人寿举牌了,利安人寿举牌了

  更为市场所关注的是,今年8月份,平安系资金还举牌了“同行”的。平安人寿发布公告称,平安资管受托其资金投资于中国太保H股股票,于8月12日达到中国太保H股股本的5%,触发举牌;港交所近日披露信息显示,于8月12日买入中国人寿H股950万股,耗资2.13亿港元。中国平安对中国人寿H股持股3.75亿股,持股比例上升为5.04%,触发举牌。

  这是时隔六年,保险公司再度举牌同业的又一案例。对此,中国平安方面回应贝壳财经记者称,相关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

  整体来看,险资举牌的大多是高股息股票,这也让市场认为,险资买入是助推近期红利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上述资深保险资管人士认为,一方面,险资举牌银行股H股,增加了对高股息资产的需求,推动了红利指数上涨;另一方面,险资作为市场中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其举牌行为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可能会吸引其他资金跟配高股息资产,进一步推动红利指数的上涨。

  超2000亿增量试点资金获批 险资投早投小已参与A轮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险资涌现举牌潮只是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一个缩影,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险资投早投小等同样在推进。

  据了解,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首批试点项目,规模为500亿元,目前已成功落地。

  今年1月和3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试点,规模共计1120亿元,这批试点资金在今年6月份也开启了投资。

  6月27日,泰康资产旗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泰康稳行完成了首笔投资交易。泰康稳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基本面分析为出发点,追求基金资产的中长期稳健增值。首先,以高股息资产为基石,重点布局经营稳健、弱周期属性、分红稳定的板块;其次,锚定产业升级红利,重点布局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再者,逆周期战略买入,实现风险收益平衡。

  5月份,第三批试点启动,规模合计600亿元。三批总计2220亿元的险资长线资金,为市场注入了更多活力。

  此外,近期国寿投资旗下国寿资本公司管理的国寿双碳基金还参与了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最新的A轮融资,规模超3亿元。参与投资的还有君联资本、IDG资本、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等,这表明,险资作为耐心资本,除了进入传统的二级市场,也在投资更早、更小的新质生产力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沪指已经迈上3700点,一些行业指数的估值也处于高位,在这种情况下,险资在资本市场上还能否持续保持活跃,甚至成为拉动资本市场领涨的主力仍待观察。

  资深保险资管人士认为,从经济周期上看,目前市场上涨已进入基钦周期后期,处于中小盘股补涨阶段,后市市场上涨的主流热点在小盘、科技等成长风格方面,而红利股属价值风格,可能不是后市市场上涨的领涨股。“因此,预计本轮牛市高潮不是险资增持的红利股领涨,而是成长风格领涨。险资规模一直在增长,其举牌的需求还存在,所以险资举牌潮还会持续,但本轮牛市的后市,领涨股并不主要体现在险资举牌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