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净利润连年告亏的闪回科技第三次冲击港股IPO。
日前,港交所披露,闪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闪回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这是该公司于2024年2月、2024年9月之后,第三次递表港交所。
资料显示,成立于2016年的闪回科技作为从事消费电子产品回收服务的公司,专注于二手手机市场。目前,公司旗下拥有“闪回收”和“闪回有品”两大核心品牌。前者开展线下回收业务,是通过上游采购合作伙伴从个人消费者收集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的主要品牌;后者则是公司线上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平台。
四年半累计亏损3.37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回收的二手手机交易总额计算及售出的二手手机交易总额计算,闪回科技是中国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3%及1.3%。
然而,这一市占率远低于行业前两名爱回收和转转。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3年,闪回科技市场份额约为1.4%,而爱回收和转转分别为9.1%、8.4%。
2021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闪回科技实现收入分别为7.5亿元、9.19亿元、11.58亿元、12.97亿元、8.09亿元。但需注意的是,闪回科技尚未实现盈利,同期公司年/期内亏损分别为4870.8万元、9908.4万元、9826.8万元、6644.3万元、2463.3万元,四年半累计亏损3.37亿元。

分渠道来看,闪回科技近九成营收由自建线上渠道闪回有品贡献,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占比不到10%,线下渠道占比则更低。
连年亏损且呈扩大趋势的主要原因指向闪回科技包括二手消费产品的采购成本、推广服务及佣金费用成本、物流成本在内的销售成本高企。招股书显示,其销售成本呈现明显增长态势,从2021年的6.88亿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12.35亿元,增幅近100%。今年上半年,闪回科技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7.74%至7.59亿元,占比同期营业收入的93.81%。
销售成本与营业收入近乎持平的局面直接影响了闪回科技的毛利率表现。数据显示,2021年—2024年,闪回科技毛利率由8.2%几近“腰斩”至4.8%。今年上半年,尽管其毛利率有所修复,增长至6.3%,但仍不及2021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市占率第一的爱回收母公司万物新生近年来毛利率均超过19%。
闪回科技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其毛利受二手手机采购成本、售价波动、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等多重因素影响。
高度依赖上游采购合作
据招股书,闪回科技主要商业模式为与上游采购商(主要包括主流手机品牌、运营商和大型商户)合作,通过“以旧换新”渠道低价回收旧手机,随后翻新后转售给下游客户。即在这一模式中,企业需要采购端降低采购成本,并在销售端争取较高的售价,利润主要为买卖差价。
但闪回科技也在风险披露中指出,这样的模式让公司高度依赖上游采购合作,倘公司与该等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的关系恶化,可能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据招股书,闪回科技与上游采购合作伙伴及客户议价能力较低;采购端方面,公司需通过增加采购成本、上游采购伙伴门店前台销售人员的佣金,保持回收量和市场份额;同时,近年来,与其合作的多个主流手机品牌相继推出了自有集中回收平台,这样的同业竞争也影响公司毛利率表现。
闪回科技坦言,截至2024年年底,毛利率下降主要就是由于公司必须提高“以旧换新”回收价格以从主流消费电子品牌的供应渠道采购二手手机。数据显示,2021至2024年,闪回科技采购量从103.3万台增至128.6万台,采购金额从5.38亿元飙升至10.36亿元。
另外,销售方面,闪回科技在招股书中称,因市场压力公司也无法完全将采购压力转嫁客户。
近日,记者在闪回有品、爱回收两大平台查询多款手机售价时发现,闪回有品销售机型明显少于爱回收;同样型号与配置的手机,闪回有品的“货源”明显少于爱回收,且售价低于爱回收。以内存256G的iPhone 15 Pro为例,同样二手99成新、95成新,爱回收的售价都高于闪回优品。

iPhone 15 Pro售价对比:左一为闪回有品;左二、三为爱回收。
流动负债持续走高
需注意的是,除面临盈利困境,闪回科技连续四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为负。2021年—2024年,其经营活动净流出现金分别为639.9万元、4373.6万元、4777.4万元、1844.9万元。与此同时,闪回科技存货持续增长,由1841.8万元增长至3275.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闪回科技还“债务高筑”。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其流动负债净额达7.22亿元,负债净额达7.13亿元。对此,闪回科技表示主要是由于授予投资者的优先权产生的赎回义务账面值变动令赎回负债由2021年12月31日的约3.07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91亿元。
根据招股书,闪回科技曾与A轮、A1轮、C轮及D轮投资者均分别签署了带有赎回权的特殊协议。其中,A轮、A-1轮、C轮约定的关于上市最后期限,闪回科技均未能完成。而D轮优先股的关键条款,目前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若在该日期前闪回科技未完成合格的IPO,其赎回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闪回科技已完成多轮股权融资。除2018年获得小米集团和顺为资本的近亿元A轮融资,还吸引包括清桐资本、赣州市赣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担保集团、同创伟业以及深智城的投资。另外,其同行业的对手转转也通过收购股权的方式参与对闪回科技的投资。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闪回科技创始人兼公司董事长刘剑逸及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余海容合共拥有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5.35%的实益权益。其中包括刘剑逸全资拥有的ShanHuiShou BVI持有约31.71%股份,MGY Wisdom BVI持有约10.72%股份,以及余海容全资拥有的MGY Alliance BVI持有约2.92%股份。
对于本次IPO,闪回科技表示,将用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技术、研发工作能力以及升级公司的基础设施;加强与公司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以及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及将业务扩张至市场潜力更高的销售渠道以稳定增加公司的销量及利润率。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