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看流年福气:免费在线测算www.jixiangqiming.vip:-三位上海作家乌镇对话,探讨抗战文学新可能

adminddos 11 0

2025上海书展首次将分会场设在乌镇。8月15日下午,乌镇分会场首场对谈活动在首届“乌镇阅读节”举行。

今年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来自上海的三位作家——孙甘露、高渊、小白以“抗战文学再探索”为主题,从《诺曼底公寓》《封锁》两部抗战文学作品出发,展开了精彩对话。澎湃新闻记者、文学花边主理人罗昕主持对谈。

从左至右:孙甘露、小白、高渊、罗昕

2025上海书展首次将分会场设在乌镇

历史记忆上的文学想象

武康大楼(曾名“诺曼底公寓”)是著名建筑师邬达克的代表作。在高渊看来,这幢大楼本身就是一座“历史的纪念碑”,仿佛在静默诉说着百年前的旧事。一次红灯前的偶然停留,他被楼下游客成群仰望、举机拍摄的魔幻场景所触动,萌生出以这栋建筑为舞台写一部小说的念头。

在小说《诺曼底公寓》中,高渊以一名看门少年的视角串联起大楼中形形色色的住客众生相,在战火与日常交织的岁月里描绘人性的隐秘角落。小白表示,高渊的文字“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都非常清晰”,哪怕笔触触及战争阴云,仍能让读者嗅到浓郁的生活气息。

孙甘露提到,在众多人对历史建筑的固有想象之上,再覆盖一层作者的文学想象,这是很有意思的创作尝试。《诺曼底公寓》在一个特殊年代背景下塑造群像,既有生活化的细节,又带有一点超现实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

乌镇

何为小说的艺术创造

小白的《封锁》同样关乎一栋建筑。一起暗杀事件发生在公寓里,日军的封锁也局限在公寓里。一个虚构出的局促空间,承载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在高渊看来,《封锁》“无论空间还是时间都高度浓缩,能量密度特别高”。大量巧妙设计使故事充满悬念和张力,人性的幽暗与光辉在密闭环境中碰撞,读来既过瘾又耐人寻味。

尽管小说里的这栋公寓完全是小白虚构出来的,但有读者,如上海作家沈嘉禄表示“知道那栋公寓在哪里”。孙甘露表示:“这恰恰证明了小白老师的厉害之处——他能把一个虚构的建筑写得仿佛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这也说明小说这种艺术创造,不仅包含着经验与感情,同样也是高度的智力活动。”

在孙甘露看来,《诺曼底公寓》和《封锁》这两部以抗战为背景的小说对“战争体验”的处理很不一样。一部是在很短的时间单位里呈现出震撼性的极致事件,另一部捕捉到经历震撼之后漫长岁月中弥散的影响。“两部作品都体现了精彩的处理。”

当文学走向舞台与银幕

这两部抗战题材文学作品也正走向舞台与银幕。高渊透露,《诺曼底公寓》的舞台剧改编已提上日程,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公演,电视剧版的剧本创作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他表示,自己是属于“不干涉”的那类作家,只期待改编者能够传达出小说中的情感共鸣,“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小白形容写小说和写电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游戏”:电影讲述的是观众眼前“正在发生”的故事,而小说书写的则是对往事的回忆。因此他认为,对于改编“不必有任何个人的执念”,尊重专业、保持开放才是最好的态度。

在三位作家看来,中国战争文学仍值得深入开掘。在时代变迁与城市乡土的双重脉络中,“抗战文学再探索”这一命题不会落幕,故事永远在等待下一个讲述的人。

乌镇阅读节